新勢力結構分化智能化持續提速 新能源汽車行業系列點評二十三 事件概述: 2022年2月新勢力交付量發布,據各公司披露數據:蔚來 6,131輛,同比+9.9%,環比-36.5%;小鵬6,225輛,同比 +180.0%,環比-51.8%;理想8,414輛,同比+265.8%,環比- 31.4%;極氪2,916輛,環比-17.4%;埃安8,526輛,同比 +162.8%,環比-46.8%。
分析與判斷: 淡季不淡需求韌性彰顯 新勢力交付淡季不淡,同比持續提升。
由于春節假期的影響,2 月為銷量的淡季,同比來看新勢力均取得了增長。
環比方面,我們預 計2月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環比降幅在35%-40%之間,新勢力表現 整體與行業趨同。
產品不斷驅動,需求韌性彰顯。
由于目前新勢力多數提車周期 較長,因此2月交付量主要受排產計劃的影響。
需求層面,新勢力 相比于同價位的燃油車優勢明顯,從1-2月合計銷量表現來看,蔚來 /理想/小鵬分別同比+23.3%、+132.4%、+169.3%,銷量持續上行。
結構開始分化第二梯隊持續發力 新能源乘用車結構分化,經濟型電動車全年需求預計承壓。
受 今年新能源汽車退補及原材料上漲影響,新勢力通過漲價及收緊折扣 等方式傳導壓力。
我們認為退補對A0、A00這類主打經濟型產品有 一定影響,從2021年數據來看約占全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30%。
主 打小微車的零跑2月受影響較大,2月交付達3,435輛,環比- 57.5%。
主流電動車價位集中在15萬元以上的區間,終端對于調價 接受度更高,且產品力驅動現象明顯,我們認為短期因調價及折扣收 緊會導致中高端電動車觀望現象增多,全年來看,在產品力驅動的主 旋律下需求預計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傳統車企新能源:交付表現穩健,新品導入與智能化持續發 力。
根據披露數據:廣汽埃安交付8,526輛,同比+162.8%,環比- 46.8%;極氪交付2,916輛,環比-17.4%。
極氪001上市5個月交 付已經突破1.2萬輛,且于2月向所有用戶推送了首次重大OTA升 級,智能化再度升級。
埃安完成二期產能擴建,可將生產效率提升 45%。
今年新車型Aion LXPlus已于1月上市,換裝全新家族式設 計,最高續航超1000km,完善產品矩陣的同時加速高端化布局。
電動化步入從1到N智能化開啟下半場競爭 評級及分析師信息 行業評級:推薦 行業走勢圖 分析師:崔琰 郵箱:cuiyan@hx168.com.cn SACNO:S1120519080006 聯系電話: -16% -8% 0% 8% 17% 25% 2021/032021/062021/092021/122022/03 汽車滬深300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點評報告 僅供機構投資者使用 2022年03月01日 19 97 74 2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點評報告 新勢力三強今年1-2月合計銷量依舊快速增長,在電動化主導的 上半場競爭中占得先機。
今年多款新車將開啟交付,步入從1到N 拓展階段: 1)蔚來ET7預計今年3月28日開啟交付,起售價44.8萬元 面向高端純電轎車市場。
ET5預計9月開啟交付,電池租用 方案下補貼前起售價25.8萬元,承載蔚來豪華品牌力的同 時加速向走量驅動,兩款車在智能化配置上均為同級別領先 水平。
2)小鵬旗艦級SUV小鵬G9于2021年底亮相廣州,定位高于 P7,將補齊品牌中大型SUV產品的空缺。
G9智能化配置再 度升級,為搭載XPILOT 4.0功能的首款量產車,今年三季 度有望上市。
3)理想X01預計今年二季度發布,有望于三季度開啟交付。
X01定位為全尺寸SUV,車身尺寸比理想ONE更大。
根據 公司業績發布會,相比理想ONE,X01在傳感器配置、安 全冗余等方面預計有明顯升級,有望搭載L4級自動駕駛硬 件。
此外,公司預計2023年推出兩款純電動車型,并通過 超高壓充電解決方案有效縮短充電時間。
差異化成為車企競爭新的重心,新勢力智能化持續推進:1)智 能駕駛,自研L4自動駕駛技術,激光雷達前裝量產幾乎成為新車型 “標配”。
同時蔚來、小鵬亦是最早推行軟件收費模式的車企之一, 構筑又一利潤增長點;2)智能座艙,自研定制化操作系統,構筑底 層生態,一芯多屏助力硬件交互協同。
電動加速+智能開啟重塑百年產業格局 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呈現“電動加速+智能開啟”雙重特 征,萬億級市場開啟,傳統車企積極轉型,造車新勢力、科技互聯網 企業(華為、百度、小米、大疆等)加速入局,共促產業繁榮發展。
(1)整車層面:在行業快速擴容過程中,以蔚來等為代表的頭 部新勢力品牌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精選賽道現實現突圍。
百度、小 米等新入局者雖車型推出時間較晚,但屆時完備產業鏈有望構筑后發 優勢,自主品牌迎來歷史級機遇; (2)零部件層面:伴隨電動智能化發展,整零關系重塑,自主 零部件供應商國產替代空間廣闊,部分具備較強技術研發能力的零部 件企業有望依托中國市場通過全球化配套順勢崛起為全球細分行業龍 頭。
同時華為、大疆等科技企業的入局也將加速行業格局的重塑,我 國整車產業地位與零部件產業地位嚴重失衡的局面有望得以緩解。
投資建議: 2022年新勢力重磅新品加速推出,產品力持續驅動需求增長。
自今 年二季度起蔚來/小鵬/理想陸續將迎來全新產品周期,智能化配置進 一步升級。
從今年新勢力渠道建設及產能投放力度來看,我們認為新 品周期有望驅動新勢力今年銷量快速提升。
電動智能變革推動整車商 業模式大變革,科技屬性和消費屬性將愈發凸顯,驅動估值重構。
受 益標的【小鵬汽車H、理想汽車H】。
電動智能重塑產業秩序,堅定 看多零部件。
新勢力及傳統車企供給端質變持續推進,上半場電動化 趨勢已定,下半場智能化競爭開啟,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齊加速,電 3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點評報告 動智能重塑產業秩序。
業績快速增長+新定點催化,推薦從客戶維度 (新勢力等產業鏈)+產品維度(增量部件)選擇標的,雙維共振 最佳。
1、客戶維度: 新勢力車型較傳統燃油車迭代速度加快,供應鏈驗證周期縮短,同時 供應鏈趨于扁平化,銷量的加速增長驅動產業鏈公司的業績增長曲線 變得更為陡峭。
推薦彈性較大的【上聲電子、拓普集團、新泉股 份、隆盛科技、文燦股份、上海沿浦】,受益標的【旭升股份、欣 銳科技】。
2、產品維度: 智能電動變革將帶來品牌力與產品力重塑,各車企均不斷增加智能電 動化配置,期望實現品牌向上:優選聲學-【上聲電子】、線控底盤- 【伯特利】、域控制器-【德賽西威】、天幕玻璃-【福耀玻璃】、一體 化壓鑄-【文燦股份】、智能座椅-【繼峰股份、上海沿浦】、內飾- 【新泉股份】、平臺型-【拓普集團】。
雙碳壓力疊加電動車減重對續 航提升的驅動,汽車輕量化空間廣闊,推薦【文燦股份、愛柯迪、拓 普集團、伯特利】,受益標的【旭升股份、和勝股份】。
風險提示 新車型銷量不及預期;積分、碳排放等法規未能嚴格實施導致車 企新能源新車型投放進度不達預期;芯片短缺影響。
盈利預測與估值 證券代碼證券簡稱收盤價投資評級 EPS(元) P/E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601689.SH拓普集團60.53買入0.601.031.572.01100.8858.7738.5530.11 603179.SH新泉股份40.78買入0.750.941.461.9554.3743.3827.9320.91 002126.SZ銀輪股份10.44買入0.410.410.620.7925.4625.6116.7213.22 603348.SH文燦股份47.17買入0.360.741.832.47131.0363.7425.7819.10 002920.SZ德賽西威130.11買入0.941.472.002.51138.4188.5165.0651.84 603596.SH伯特利80.50買入1.131.341.892.4371.2460.0742.5933.13 688533.SH上聲電子46.59買入0.630.401.021.6473.95116.4845.6828.41 605128.SH上海沿浦33.89買入1.250.941.552.1627.1136.0521.8615.69 600660.SH福耀玻璃44.40買入1.041.421.882.1942.6931.2723.6220.27 600933.SH愛柯迪16.87買入0.500.510.750.9233.7433.0822.4918.34 300258.SZ精鍛科技13.43買入0.380.520.670.8835.0725.8320.0415.26 603997.SH繼峰股份12.98買入-0.260.130.490.76 -49.9299.8526.4917.08 300680.SZ隆盛科技25.50買入0.400.521.231.9663.7549.0420.7313.01 (收盤價截至2022/3/1),德賽西威、福耀分別與計算機組、建材組聯合覆蓋 4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點評報告 圖1 主要新勢力交付量對比(輛) 圖2 蔚來汽車交付量(輛;%)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蔚來小鵬理想哪吒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20202120222021同比2022同比 5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點評報告 圖3 小鵬汽車交付量(輛;%) 圖4 小鵬G3交付量(輛;%)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20202120222021同比2022同比 -5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20202120222021同比2022同比 6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點評報告 圖5 小鵬P7交付量(輛;%) 圖6 小鵬P5交付量(輛)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20202120222021同比2022同比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212022 7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點評報告 圖7 理想汽車交付量(輛;%)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2020202120222021同比2022同比 8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點評報告 分析師承諾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保證報告所采 用的數據均來自合規渠道,分析邏輯基于作者的職業理解,通過合理判斷并得出結論,力求客觀、 公正,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響,特此聲明。
評級說明 公司評級標準 投資 評級 說明 以報告發布日后的6個 月內公司股價相對上證 指數的漲跌幅為基準。
買入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強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5% 增持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強于上證指數在5%—15%之間 中性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上證指數在-5%—5%之間 減持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弱于上證指數5%—15%之間 賣出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股價相對弱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5% 行業評級標準 以報告發布日后的6個 月內行業指數的漲跌幅 為基準。
推薦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強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0% 中性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上證指數在-10%—10%之間 回避分析師預測在此期間行業指數相對弱于上證指數達到或超過10% 華西證券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太平橋大街豐匯園11號豐匯時代大廈南座5層 網址: 9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點評報告 華西證券免責聲明 華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僅供本公司 簽約客戶使用。
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或者經由其他渠道轉發收到本報告而直接視其為本公司客戶。
本報告基于本公司研究所及其研究人員認為的已經公開的資料或者研究人員的實地調研資料, 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證。
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以及推測僅 于本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且這種判斷受到研究方法、研究依據等多方面的制約。
在不同時期,本 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預測不一致的報告。
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始終保持 在最新狀態。
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需自行關 注相應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僅提供給簽約客戶參考使用,任何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絕不構成對任何 人的投資建議。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者不應將本報告視為做出投資決策的惟一參考因素, 亦不應認為本報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
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均未考慮到個別客戶的特殊投資目 標、財務狀況或需求,不能作為客戶進行客戶買賣、認購證券或者其他金融工具的保證或邀請。
在 任何情況下,本公司、本公司員工或者其他關聯方均不承諾投資者一定獲利,不與投資者分享投資 收益,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而導致的任何可能損失負有任何責任。
投資者因使用本公司研究 報告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均是獨立行為,與本公司、本公司員工及其他關聯方無關。
本公司建立起信息隔離墻制度、跨墻制度來規范管理跨部門、跨關聯機構之間的信息流動。
務 請投資者注意,在法律許可的前提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 行的證券或期權并進行證券或期權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 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
在法律許可的前提下,本公司的董事、高級職員或員工可能擔任本報告 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
所有報告版權均歸本公司所有。
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 制、轉發或公開傳播本報告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如需引用、刊發或轉載本報告,需注明出處為華西 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