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匯能源(600256)石油化工/化工 發布時間:2022-03-07 買入 上次評級:買入 股票數據2022/03/04 6個月目標價(元) 11.54 收盤價(元) 7.79 12個月股價區間(元) 2.79~9.02 總市值(百萬元) 51,147.23 總股本(百萬股) 6,566 A股(百萬股) 6,566 B股/H股(百萬股) 0/0 日均成交量(百萬股) 297 歷史收益率曲線 漲跌幅(%) 1M 3M 12M 絕對收益35% 27% 177% 相對收益36% 35% 192% 相關報告 《廣匯能源(600256)公司點評:天然氣煤 炭高景氣,綠色能源轉型拐點將至》 --20220225 《萬邦達(300055)公司點評:綜合環保服 務高新技術企業,布局鹽湖提鋰產業》 --20220217 證券分析師:趙麗明 執業證書編號:S0550521100004 010-63210892 zhaolm@nesc.cn 研究助理:廖浩祥 執業證書編號:S0550121060022 021-20363255 liaohx@nesc.cn 證券研究報告/公司深度報告 廣開四路,匯力八方,多元綠能平臺蓄勢而動 ---報告子標題聚焦核心能源,多板塊布局,行業景氣帶動盈利大幅增加。
廣匯能源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 同時具有煤、油、氣三種資源的民營企業。
產銷兩旺,公司業績創歷史最佳:公司于2022 年1月5日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49.0-50.5億元,同比增 長267%-278%。
創造自公司上市以來歷史最好業績。
預計2021年第四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 21.4-22.9億元,同比增長241%-265%,環比第三季度增長58%-69%,刷新公司單季度業績 新高。
天然氣業務:量價齊增,構建主營業務核心競爭力,2021年營收過百億。
天然氣業務收入 為公司收入貢獻50%左右。
自產氣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LNG產量5.42億立方米(合計 38.69萬噸),同比增長10.88%。
貿易氣方面,2021年公司業績預增報告預計全年LNG銷 量同比增長約22%。
啟東LNG接收站積極擴建,預計2022年LNG轉運能力將從300萬噸 /年提升至600萬噸/年,2025年2座20萬立方米LNG儲罐及配套設施建成后預計將達到 1000萬噸/年。
通過公路轉運供給長三角地區,填補“西氣東輸”主干管網以外需求。
煤炭&煤化工業務:“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寬幅震蕩,盈利可觀。
公司在新疆擁有充足高 質量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淖毛湖礦區(長焰煤)和富蘊地區(不粘煤),可用作化工原料 用煤和動力用煤。
在貨物運輸方面,通過投資修建紅淖鐵路、淖柳公路,打通出疆通道, 實現煤炭資源高效轉運。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原煤產量665.59萬噸,同比增長71.37%; 煤炭銷售總量1404.26萬噸,同比增長87.75%。
公司煤化工業務主要產品包括甲醇、煤焦油 和乙二醇等。
2021年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帶動煤化工產品價格維持高位,公司煤焦油、甲醇 銷售均價同比增長約59%、72%。
公司2021年Q3煤焦油產量86.06萬噸,同比增長13.93%; 疊加40萬噸乙二醇項目投產,公司甲醇、煤基油產品預計全年銷量同比增長9%、13%。
布局綠能產業鏈,推動CCUS項目進程。
《“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將氫能設立為未來產 業,將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
公司發布了《關于氫能產業鏈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22- 2030)》,致力于轉型成為傳統化石能源與綠色新型能源相結合的綜合型能源企業。
打造 CCUS產業鏈,規劃分批建設30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管輸(CCUS)及驅油一體項目。
盈利預測:我們維持之前的“買入”評級,并結合現階段國際形勢、公司產業布局情況,上 調目標價至11.54元。
預計公司2021-202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37.88/484.53/689.64億元,歸 母凈利潤分別為50.50/64.56/88.94億元,EPS分別為0.77/0.98/1.35元。
風險提示:疫情控制不及預期;公司在建項目進程不及預期;大宗商品 價格大幅波動;盈利預測與估值模型不及預期 財務摘要(百萬元) 2019A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營業收入14,04215,13433,78848,45368,964 (+/-)% 8.81% 7.78% 123.26% 43.40% 42.33% 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5971,3365,0506,4568,894 (+/-)% -8.43% -16.31% 277.92% 27.83% 37.77% 每股收益(元) 0.240.200.770.981.35 市盈率14.0714.1910.137.925.75 市凈率1.361.112.361.821.38 凈資產收益率(%) 10.01% 7.96% 23.32% 22.97% 24.04% 股息收益率(%) 0.00% 0.00% 0.00% 0.00% 0.00% 總股本(百萬股) 6,7946,7546,5666,5666,566 -50% 0% 50% 100% 150% 200% 250% 2021/32021/62021/92021/12 廣匯能源滬深300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目錄 1.聚焦核心能源,多板塊布局,行業景氣帶動盈利大幅增加..............................................................5 1.1.國際形勢與政策面支持顯著上揚,能源行業著重發力............................................................................5 1.2.氣、煤、油產業鏈完整,資源優勢顯著...................................................................................................5 1.3.產銷兩旺,公司業績創歷史最佳...............................................................................................................6 1.4.能源成強勢賽道,公司政策響應及時.......................................................................................................7 2.天然氣業務:量價齊增,構建主營業務核心競爭力.........................................................................8 2.1.天然氣業務貢獻主要盈利...........................................................................................................................8 2.2.天然氣行業景氣度高,價格持續走高.......................................................................................................8 2.3.啟東LNG接收站,多措并舉提升經營效益............................................................................................11 2.4.在建項目推動,預期效益積極.................................................................................................................13 3.煤炭業務:“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寬幅震蕩,盈利可觀.......................................................13 3.1.國內煤炭價格持續上漲,產量穩步提升.................................................................................................13 3.2.煤質優、成本低,保障內需外供.............................................................................................................15 3.3.紅淖鐵路溝通產運銷,效率持續提高.....................................................................................................16 4.煤化工業務:打開上漲空間,營收規模將迎來新一輪高峰...........................................................16 4.1.煤化工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富煤優勢.....................................................................................16 4.2.項目全面投產,煤化工業務地位重塑.....................................................................................................17 4.3.煤化工產品產量穩中有升,國內供需格局向好.....................................................................................18 5.綠色能源產業鏈布局:“雙碳目標,綠色轉型”背景下迎新業務增長.......................................20 5.1.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氫能產業發展趨勢........................................................................................20 5.2.推動二氧化碳捕集(CCUS)及驅油項目,碳交易增收減排前景可期......................................................22 6.盈利預測...............................................................................................................................................27 7.風險提示...............................................................................................................................................28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圖目錄 圖1:公司能源開發全產業鏈“四個三”工程示意圖............................................................................................6 圖2:公司能源開發全產業鏈工程詳解示意圖........................................................................................................6 圖3:公司每股收益情況(元) ................................................................................................................................6 圖4:公司綜合收益總額(百萬元) ........................................................................................................................6 圖5:WTI原油以及英國布倫特原油價格走勢(美元/桶) .................................................................................7 圖6:公司2012-2020年產品營業收入(百萬元) .................................................................................................7 圖7:公司2017-2020年天然氣等主要業務營業收入(億元)..............................................................................8 圖8:1995-2020年世界能源結構..............................................................................................................................9 圖9:2020年世界各地區能源消費模式...................................................................................................................9 圖10:世界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價格(美元/百萬英熱) ..................................................................................10 圖11:國內液化天然氣(LNG)價格(元/噸) ..................................................................................................11 圖12:國內天然氣可供量(生產+進口)與消費量(億/立方米) ....................................................................11 圖13:我國LNG沿海接收站區域位置.................................................................................................................12 圖14:天然氣產業及市場布局示意圖....................................................................................................................13 圖15:公司天然氣板塊產業鏈................................................................................................................................13 圖16:秦皇島動力煤(Q5500)山西產平倉價(元/噸) .........................................................................................14 圖17:我國煤炭產量(2010年-2021年)(億噸) ................................................................................................14 圖18:我國一次能源生產量比例(2014-2019年) ...............................................................................................14 圖19:2019年全國原煤產量前10省份近6年產量對比(萬噸) ......................................................................15 圖20:公司煤炭板塊................................................................................................................................................16 圖21:紅淖鐵路、淖柳公路平面示意圖................................................................................................................16 圖22:公司煤化工產業鏈........................................................................................................................................17 圖23:2021年煤化工營收全面提升(百萬元、%) ............................................................................................18 圖24:2021年煤化工營收占比提高.......................................................................................................................18 圖25:煤化工產品產量由穩轉升(萬噸) ............................................................................................................19 圖26:煤化工產品銷量隨產量而增(萬噸) ........................................................................................................19 圖27:煤焦油和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元、美元/桶) ......................................................................................19 圖28:煤化工醇類產品現貨價格(元) ................................................................................................................19 圖29:國內煤焦油供需(千噸) ............................................................................................................................20 圖30:國內甲醇、乙二醇供需(千噸) ................................................................................................................20 圖31:CCUS技術及主要類型示意圖.....................................................................................................................23 圖32:CCUS技術環節.............................................................................................................................................23 圖33:中國CCUS項目分布....................................................................................................................................24 圖34:中國CCUS減排貢獻情況(億噸/年) ......................................................................................................25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表目錄 表1:我國主要LNG沿海接收站...........................................................................................................................12 表2:公司煤化工業務產能與開工情況(截至至2020年年報) .......................................................................18 表3:氫能產業政策發布情況..................................................................................................................................21 表4:部分地區目前氫能產業布局情況..................................................................................................................22 表5:國際石油公司減排目標..................................................................................................................................23 表6:國內外一些CCS/CCUS項目情況.................................................................................................................25 表7:盈利結構預測情況(百萬元) ......................................................................................................................27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1.聚焦核心能源,多板塊布局,行業景氣帶動盈利大幅增加 1.1.國際形勢與政策面支持顯著上揚,能源行業著重發力 在傳統能源行業方面,煤炭石油始終是政策關注的重點。
十三五初期,政策一方面 關注煤炭行業一方面承擔生產力保障的角色,另一方面引導行業高質量轉型與擺脫 低端過剩產能的壓力,煤炭行業得以良性發展。
在2020-2021年,疫情帶來的影響導 致產能不足,煤炭行業又一次承擔起了能源供給主力軍的角色,隨之而來的煤價走 高以及“3060”目標的轉型壓力使得政府出臺大量政策校正煤炭行業運行狀態,提 高行業效率,這一階段煤炭行業政策支持度居高不下。
火電行業與石油行業與煤炭 行業的發展趨勢類似,政策支持度穩中有升;受到國際天然氣市場波動影響,天然 氣行業政策支持度在2020年初顯著上升后略有下降,2021年逐漸回溫。
1.2.氣、煤、油產業鏈完整,資源優勢顯著 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匯能源”,股票代碼“600256”)始創于1994年, 原名稱為新疆廣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5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
2002年開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2012年成功轉型為專業化的能源開發上市公司,同 年6月5日正式更名為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立足新疆本土及中亞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確立了以能源產業為經 營中心的產業發展格局,做強資源獲取與資源轉換,發展成為國內經營規模最大的 陸基LNG供應商,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具有煤、油、氣三種資源的民營企業。
公 司東聯內地、沿海開拓市場,在甘肅、寧夏、江蘇、中原、西南等區域構建能源物 流中轉基地,形成了較完善的中游能源物流通道及“疆煤東運”產、供、銷體系, 確保了產品暢通有序均衡生產,最大程度實現資源、產能間的效率與效益,促進廣 匯能源可持續發展。
公司承擔“國家863計劃中重型LNG運輸車輛開發項目”,加 快推進LNG、L-CNG加氣站及配套服務體系建設,利用科技創新優勢率先在中重 型貨運卡車上推廣使用公司生產的LNG環保燃料,形成了LNG燃料中重型車輛的 產業化推廣路徑,為中國清潔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地區節能減排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公司已形成以煤炭、LNG、醇醚、煤焦油、石油為核心產品,以能源物流為 支撐的天然氣液化、煤炭開采、煤化工轉換、油氣勘探開發四大業務板塊,成為集 上游煤炭和油氣勘探生產,中游能源運輸和物流中轉,下游銷售于一體的大型能源 上市公司。
公司采取“大能源、大物流、大市場”戰略,憑借在能源領域深耕近20年的經驗, 目前已具備完整、配套的全產業鏈布局:上游資源獲取及投資建設工廠已見成效, 中游投資建設公路、鐵路和物流中轉基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下游通過大力開發民 用、車用、工業等應用領域擴大了終端市場規模。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圖1:公司能源開發全產業鏈“四個三”工程示意圖 圖2:公司能源開發全產業鏈工程詳解示意圖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北證券 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指引下,廣匯能源今后戰略發展方向是致力于能源開發全 產業鏈經營模式,穩定發展中亞市場,積極開拓北美市場,重點做好“四個三工程”: (1)三種資源:煤炭、天然氣、石油;(2)三個基地: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轉化基地、 中亞油氣綜合開發基地、北美油氣綜合開發基地;(3)三個園區:江蘇啟東園區、 甘肅酒嘉園區、寧夏中衛園區;(4)三條物流通道:出疆物流通道(含鐵路和公路)、 中哈跨境管道、海運油氣接收通道。
1.3.產銷兩旺,公司業績創歷史最佳 公司于2022年1月5日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 49.0-50.5億元,同比增長267%-278%,創造自公司上市以來歷史最好業績。
預計2021 年第四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1.4-22.9億元,同比增長241%-265%,環比第三季度增 長58%-69%,刷新公司單季度業績新高。
根據廣匯能源發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報,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64.69億 元,同比+65.66%;歸母凈利潤27.60億元,同比+289.47%;扣非凈利潤27.44億元, 同比+247.55%;基本每股收益0.4087元,同比+291.85%,平均毛利率20.66%。
公司 2021年前三季度銷售/管理/研發費用分別為2.16/2.95/1.00億元,同比-0.49%/- 2.99%/+878.80%。
圖3:公司每股收益情況(元) 圖4:公司綜合收益總額(百萬元)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北證券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1.4.能源成強勢賽道,公司政策響應及時 2022年3月4日,布倫特原油現貨價突破117美元/桶,WTI原油現貨價突破110美 元/桶,該情景上次出現還是在2011-2014年的高油價時代。
這輪國際原油價格快速 摸高,直接原因是俄烏戰爭和美歐對俄實施的經濟制裁,導致全球市場普遍擔心原 油供應中斷。
從過往的經驗來看,戰爭因素對油價的影響具有“劇烈”但“短暫” 的特地點。
因此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局勢的變化仍將主導油價,油價可能仍將繼續上 漲或高位寬幅震蕩。
圖5:WTI原油以及英國布倫特原油價格走勢(美元/桶) 數據來源:WIND,東北證券 圖6:公司2012-2020年產品營業收入(百萬元)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北證券 在各項業務穩步推進的同時,公司積極響應雙碳政策,著手布局了規劃投資建設300 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CCUS)、管輸及驅油一體化項目。
廣匯能源2012-2020年各 產品營業收入:從2012年至今,廣匯能源三大產品(天然氣銷售;煤炭銷售;煤化 工產品銷售)穩步增長;其中,天然氣銷售量從2012年的13.45億元上漲到2020年 的82.42億元,漲幅達到了500%;煤炭銷量從2012年的13.73億元上升到2020年的 36.68億元;煤化工產品銷量上漲較為穩健,2020年銷售額為22.11億元。
占比方面 天然氣產品業務銷售占比2012年約為49%,隨后逐步上升,2020年占總銷售量的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69%;煤炭業務占比同比從2012年的50%占比下降到2020年30%占比;煤化工產 品則基本持平。
2.天然氣業務:量價齊增,構建主營業務核心競爭力 2.1.天然氣業務貢獻主要盈利 公司產業鏈完整,氣、煤、油資源齊全,自產氣、貿易氣雙管齊下。
廣匯能源是國 內目前唯一一家同時具有煤、油、氣三種資源的民營企業,其中天然氣業務在2020 年為公司貢獻55%的營收。
天然氣業務主要分為自產氣和貿易氣兩種。
從盈利增長 點來看,加注站標桿站建設,非氣增值、貿易及外采等業務,使公司的終端盈利能 力得到顯著提升。
目前公司在建項目主要有哈薩克斯坦齋桑油氣田開發、啟東LNG 接收站擴建等。
廣匯能源公司LNG業務模式多樣化,生產貿易整合境內外資源。
其中自產氣主要 是深冷和煤制天然氣,結合LNG接收: 一是吉木乃LNG工廠:利用天然氣經深冷處理后生產出LNG產品。
天然氣的液化 及存儲技術主要系將天然氣冷凍至零下162℃,在飽和蒸汽壓接近常壓的情況下進 行儲存,其儲存容積可減少至氣態下的1/625。
公司引進了德國林德公司的混合冷 劑循環的技術,使公司工藝技術和生產設備處于較為先進的水平。
二是哈密煤化工項目:以煤炭為原料,經過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煤制天然氣,再通 過液化處理形成煤制LNG產品。
三是南通港呂四港區LNG接收站項目:通過海外貿易,引進海外LNG資源,進行 LNG的境內銷售,通過貿易價差,實現利潤。
天然氣業務貢獻公司主要營收。
公司2020年天然氣的營業收入為83.42億元,同比 增長9%。
而根據2021年業績預增報告,2021年天然氣的營業收入預計為158.77億 元,同比增長90.3%;天然氣業務的主營收入占整體收入的50%以上。
圖7:公司2017-2020年天然氣等主要業務營業收入(億元)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北證券 2.2.天然氣行業景氣度高,價格持續走高 天然氣在世界能源結構中占比升高。
根據BP公司2021年出版的世界能源年鑒, 2020年全球的一次能源消費總量達到556.63艾焦,即5500萬億焦耳,約合189.93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億噸標準煤。
石油、煤炭分別占31.2%、27.2%。
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份額分別上 升至24.7%和5.7%,創下歷史新高,展現了世界能源的低碳發展趨勢。
全球能源生 產消耗所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為315億噸;其中與煤炭相關的CO2排放量約占 47%,但與天然氣相關的CO2排放量僅相當于煤炭的50%。
天然氣作為未來能源結 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能源“去煤化”進程中起到了有效替代作用,是能源轉型 過渡期的重要支撐。
事實上,從1995年到2020年,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一 直呈上升趨勢,而石油則逐步下降,2012年后煤炭比例也在下降。
圖8:1995-2020年世界能源結構 數據來源:BP世界能源年鑒2021,東北證券 圖9:2020年世界各地區能源消費模式 數據來源:BP世界能源年鑒2021,東北證券 天然氣在中東地區和獨聯體國家占據主導地位,在這兩個地區的能源占比中超過一 半。
煤炭則是亞太地區的主要能源。
歐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市場,有著活躍的競爭定價機制,也是全球液化天然氣 (LNG)市場平衡者。
歐洲的天然氣競爭是管道天然氣(PNG,主要來自于俄羅斯) 和液化天然氣(LNG,主要來自于美國)之間的競爭。
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從2019 年的35%降至2020年的31%。
近年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和五家 歐洲公司合作,計劃開工建設“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鋪設項目,將修建兩條從俄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羅斯海岸穿越波羅的海通往德國海岸(繞過烏克蘭)的管線,年輸氣量為550億立 方米。
今年以來,俄烏緊張局勢升級,引起市場恐慌情緒,導致原油價格增強,提 振天然氣、煤炭、煤化工的價格。
2月22日,德國宣布凍結“北溪二號”項目認證 審批程序。
2月24日,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連續第三天上漲;截至3月3日,歐洲 天然氣期貨價格上漲至197.91歐元/兆瓦時。
全球天然氣的市場價格也存在地區不平衡性,國內外天然氣價格掛鉤效應不強。
2010 年以后,美國大量生產天然氣導致美國天然氣價格下跌;另一方面,由于油價處于 較高水平,導致與石油掛鉤的亞洲LNG價格持續上漲。
價格曲線的升降波動也是 各種因素疊加的結果。
2007-2008年,石油價格飆升,布倫特原油價格曾觸及每桶150 美元的創紀錄高點,隨后需求銳減,油價在全球經濟衰退中暴跌,天然氣價格也下 跌。
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以后,日本天然氣的價格是美國天然氣價格的8倍;而 21世紀初以前,美國亨利港天然氣價格都高于日本進口LNG到岸價格。
近年來LNG 供應過剩,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導致全球天然氣需求疲軟、油價下降,導致2020年 天然氣價格處于下降趨勢。
圖10:世界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價格(美元/百萬英熱) 數據來源: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日本能源數據和模型中心等,東北證券 2021年前三季度,國內國外天然氣價格齊上漲,天然氣走出一路飆升行情。
天然氣 市場呈現出明顯的“淡季不淡”特征,“反季節”、“高位”成為2021年天然氣的關 鍵詞。
2021年12月上旬國內現貨氣價較2020年同期上漲80%左右,之后適當回落, 2022年天然氣價格又走出上漲行情。
根據西南石油大學中國天然氣行業景氣指數研 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天然氣行業景氣指數為202.96,處于 很景氣狀態。
但是2022年一季度后,隨著北方供暖結束,天然氣價格是否能維持持 續上漲趨勢,仍未可知。
天然氣作為優質、高效、潔凈的能源,近年來由于天然氣清潔低碳以及國內“煤改 氣”轉型持續推進,國內天然氣消費量維持長期快速增長態勢。
結合我國力爭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國家大力推行天然氣的使用將助力 建立清潔低碳、智慧高效、經濟安全的能源體系。
“十三五”以來,中國天然氣消費 量年均增長超過200億立方米,年均增速大于10%。
中國能源統計年鑒數據顯示: 2019年我國天然氣可供量為3057.5億立方米,生產1761.7億立方米,進口1331.8億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立方米,消費量為3059.7億立方米。
2020年中國天然氣消費3238億m3,同比增長 5.5%,規模較2015年增長約66%,天然氣已逐步成為中國主體能源之一。
我國天然氣仍有較大的進口依賴性,2021年46%的天然氣消費量為國外進口,且進 口額增長迅速。
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數據,2021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726億 立方米,同比增長12.7%。
而2021年我國天然氣產量為2075.8億立方米。
根據海關 總署2022年1月14日發布的數據,2021年我國共進口天然氣12135.6萬噸(1699 億方),同比增加2012.8萬噸(281.8億方),增長19.9%。
累計進口額為3601.0億元, 同比增加1296.7億元,增長56.3%。
圖11:國內液化天然氣(LNG)價格(元/噸) 圖12:國內天然氣可供量(生產+進口)與消費量(億 /立方米) 數據來源:WIND,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20,東北證券 2.3.啟東LNG接收站,多措并舉提升經營效益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LNG進口國,且增速較快。
能源咨詢機構(IHSMarkit) 于2022年1月6日發布的《2021的LNG貿易:失控與復蘇》報告顯示:中國自20 世紀70年代初以來首次成為全球最大LNG進口國,超越日本。
2021年中國進口 LNG達8140萬噸,同比增長18%;日本LNG進口量為7500萬噸;韓國LNG進口 量為4640萬噸,同比增長13.6%,位居世界第三。
2021年公司業績預增報告預計全年LNG銷量同比增長約22%,其中啟東貿易氣銷 量同比增長25%。
廣匯能源是中國第一個大型陸基LNG生產供應商,第一個在國 外獲得油氣資源、第一個建設運營跨境天然氣管道的民企。
2014年廣匯啟東LNG 接收站項目獲得核準并開工建設,目前工程已完成投資40億元,陸域建成2座5萬 立方、2座16萬立方LNG儲罐,接收能力已提升至300萬噸/年。
“控制上游資源,自主發展”:通過自有油氣田開采、煤化工產氣及外購等方式,保 障公司液化天然氣氣源。
2021年前三季度,哈密新能源公司實現LNG產量5.42億 立方米(合計38.69萬噸),同比增長10.88%。
貿易氣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啟東 LNG接收站實現接卸及貿易LNG船29艘,LNG周轉量達到182.56萬噸(合計 26.6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9.5%。
2021年全年啟東LNG分銷轉運站累計靠泊LNG 船37艘,LNG周轉量達到220.1萬噸,應稅銷售額超過百億元。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圖13:我國LNG沿海接收站區域位置 數據來源:京瀚科技,油化52Hz,東北證券 表1:我國主要LNG沿海接收站 編號LNG接收站項目業主建設時間設計周轉量(萬噸/年) 1啟東LNG廣匯能源2014-2017300 2大連接收站國家管網2008-2011600 3唐山接收站中石油2011-2014600 4天津港南疆接收站國家管網 220 5天津接收站中石化2014-2018600 6青島董家口接收站中石化2010-2015610 7如東接收站中石油2008-2011650 8上海五號溝接收站申能2008150 9上海洋山港接收站申能2009300 10舟山接收站新奧2018300 11寧波北侖接收站中海油2009-2012600 12莆田接收站中海油2005-2008500 13粵東接收站國家管網2012-2017200 14深圳迭福接收站國家管網2012-2018400 15廣東大鵬接收站中海油2006680 16華安接收站深圳燃氣2014-2019100 17東莞接收站九豐能源2009-2012150 18珠海接收站中海油2010350 19防城港接收站國家管網 60 20廣西北海接收站中石化2012-2016600 21深南接收站中石油 60 22海南洋浦接收站國家管網2011-2014300 23臺中接收站臺灣中油 300 24永安接收站臺灣中油 700 數據來源:天然氣行業觀察,東北證券 近年來,國內的LNG接收站建設進入高峰期,長期須警惕供需失衡。
2022年2月 16日,國家發改委公布兩份核準文件,同意建設廣東惠州和福建莆田哈納斯兩LNG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接收站項目。
兩座獲批LNG接收站合計年接收能力超1100萬噸。
據有關機構統計, 2020年我國LNG的年接收能力就已達到11390萬噸。
2021年我國LNG接收能力已 完全能夠滿足進口量需求,到2023年或許將出現LNG接收能力過剩的態勢。
LNG 項目建設也需考慮供需平衡。
2.4.在建項目推動,預期效益積極 哈國齋桑油氣與啟東LNG擴建,保障公司LNG生產氣源供應充足。
公司控制通過 控股子公司哈薩克斯坦TBM公司,利用哈薩克斯坦齋桑油氣田的油氣資源為吉木 乃LNG工廠供氣。
而哈密新能源工廠自產LNG所需原材料,則主要來自淖毛湖地 區煤礦。
此外,通過運營和擴建位于江海之濱的江蘇南通港呂四港區LNG接收站, 使得公司國際貿易外購氣比例逐步增加。
啟東LNG是公司“三條物流通道”之一 的海運油氣接收通道重要節點,有助于強化東部長三角地區的資源輻射與終端供應。
圖14:天然氣產業及市場布局示意圖 圖15:公司天然氣板塊產業鏈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北證券 南通港呂四LNG接收站積極擴建,完善“西氣東輸”格局及海上油氣供給長三角。
預計LNG接收站轉運能力將從300萬噸/年,提升至600萬噸/年,遠期1000萬噸 /年。
公司計劃在啟東建設1座20萬立方LNG儲罐,計劃于2022年年內建成投產。
此外,計劃2022年開工建設6#、7# 20萬立方儲罐及配套項目,2025年建成投運, 預計2025年建成后接收站周轉能力將達到1000萬噸,前景可期。
齋桑油田原油儲量巨大,可望建成年生產能力200萬噸以上的規模級油田。
2021年 12月28日,公司發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哈薩克斯坦TARBAGATAYMUNAYLLP (簡稱“TBM”)與安徽光大礦業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齋桑區塊操作協議》。
光大 礦業擁有較強的科研勘探開發能力和完備的油田鉆井、作業、施工等專用設備。
雙 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有助于盡快實現原油區塊勘探目標并快速進入開采階段。
目 前該區塊已發現5個圈閉構造,落實了2個油氣區帶。
主區塊二疊系油藏C1+C2儲 量2.58億噸、C3儲量近4億噸,主+東區塊侏羅系C1+C2儲量4336萬噸。
3.煤炭業務:“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寬幅震蕩,盈利可觀 3.1.國內煤炭價格持續上漲,產量穩步提升 2021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從底部回升,帶動煤炭、煤化工市場價格逐步上漲。
整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體上,2021年我國煤炭市場價格也處在高位。
以秦皇島港山西產動力末煤(Q5500)平 倉價為例,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價格由600元/噸漲至1000元/噸;經歷短 暫回調后,2021年3月初至2022年2月底,煤炭價格由600元/噸持續上漲至1100 元/噸。
整體看來,2021年國內煤炭市場總體呈“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大幅震蕩趨勢, 價格整體上漲。
2021年3月以來,煤礦安全和超產檢查趨于嚴格。
能耗雙控政策及 煤炭消費旺季等因素導致國內煤炭供需偏緊,煤炭價格持續強勢上漲。
圖16:秦皇島動力煤(Q5500)山西產平倉價(元/噸) 圖17:我國煤炭產量(2010年-2021年)(億噸) 數據來源:WIND,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WIND,東北證券 煤炭比例下降,但主體能源地位目前不可撼動。
雖然近幾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 占比在逐漸下降,原煤生產量在一次能源生產量中占比也呈逐年微小下降趨勢,清 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逐年上升,但是煤炭仍然是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主體。
2021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0%,比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
圖18:我國一次能源生產量比例(2014-2019年) 數據來源: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20,東北證券 我國原煤產量在2010-2015年間呈先升后降趨勢,在2016-2021年呈現上升趨勢。
2020年,我國原煤產量為38.4億噸。
2022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 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原煤產量41.3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億噸,比上年增長5.7%。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52.4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 長5.2%。
煤炭消費量增長4.6%。
我國煤炭資源整體空間分布呈“西多東少、北多南少”的特點,煤炭主產區主要集 中在內蒙古、山西、陜西、新疆、貴州等省份。
2019年全國原煤總產量為38.5億噸, 其中內蒙古自治區原煤產量為10.9億噸,占當年全國原煤總產量的28%;山西省原 煤產量達9.7億噸,占比25%;陜西省原煤產量為6.3億噸,占比16%。
其中,山西 省煤炭資源具有分布廣、品種全、煤質優、埋藏淺、易開采等特點,焦煤儲量占全 國60%。
內蒙露天煤礦最多,且多優質動力煤,已煤炭探明儲量中低變質煙煤占53%, 褐煤占45%。
陜西以優質低硫動力煤為主。
圖19:2019年全國原煤產量前10省份近6年產量對比(萬噸) 數據來源: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20,東北證券 公司煤炭銷售量價齊增,帶來盈利結構大幅改善。
2021年公司業績預增報告顯示: (1)預計2021年全年公司煤炭銷量同比增長約91%,即達到1975萬噸(包含原煤、 提質煤及部分外購煤);(2)預計公司各細分品種煤炭市場銷售價格同比上年增長約 60-100%不等。
結合銷量與煤價雙上漲因素,預計公司2021年全年煤炭板塊營業收 入61.65億元,同比增長243.8%,毛利率為51%,煤炭業務盈利豐厚。
3.2.煤質優、成本低,保障內需外供 公司在新疆區域擁有充足高質量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吐哈煤田伊吾縣的淖毛湖礦 區和阿勒泰富蘊地區。
其中哈密淖毛湖地區的煤炭為高揮發度的低變質煙煤(長焰 煤),是稀缺的化工原料用煤,富含油氣;富蘊地區的煤炭為中高揮發度的低變質煙 煤(不粘煤),可作為優質的動力用煤。
通過規?;_采,實現自給自足和對外銷售, 保證內需外供。
尤其是淖毛湖地區的低硫、低灰、高揮發度的長焰煤,是公司的優 勢煤炭資源。
2021年第三季度,廣匯能源礦業公司緊抓煤炭價格走高機遇,多措并舉保障內需外 供。
通過發揮公司煤質優、成本低、物流配備全等競爭優勢,合理統籌煤炭銷售客 戶端。
前三季度實現原煤產量665.59萬噸,同比增長71.37%;煤炭銷售總量1404.26 萬噸,同比增長87.75%。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3.3.紅淖鐵路溝通產運銷,效率持續提高 廣匯能源地處祖國邊疆、深居內陸,通過投資自修建鐵路,打通出疆通道,實現煤 炭資源高效轉運。
廣匯能源是國內第一個修建國鐵重軌電氣化鐵路的民營企業。
在 廣匯能源的“四個三工程”中,三條物流通道是保障油氣產品出疆外輸的重要渠道。
公司的出疆物流通道是三條物流通道的第一條,主要由紅淖鐵路和淖柳公路構成, 構建鐵路和公路相結合的運輸方式。
紅淖鐵路全長438公里,是國內第一條由國家 批準、民營企業控股修建并納入國家中長期路網規劃的鐵路;淖柳公路全長480公 里,是新疆首條投入運營的“疆煤東運”公路專線,年運輸能力超2000萬噸。
圖20:公司煤炭板塊 圖21:紅淖鐵路、淖柳公路平面示意圖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北證券 公司通過自建淖柳公路、紅淖鐵路及物流中轉基地,降低運輸和倉儲成本,具備較 強的成本競爭優勢。
鐵路的建成有助于降低公司煤炭運輸成本,進一步擴大公司的 煤炭銷售半徑。
除了傳統的新疆、甘肅銷售市場,公司也積極開拓川、渝、云、貴 等地銷售市場。
紅淖鐵路通過連接蘭新鐵路構建“疆煤東運”的戰略通道,“紅柳河 站-淖毛湖站(含貨場)-白石湖東站段”已于2020年11月30日起投入轉固正式運 營。
加強無煙噴吹煤銷售,實現煤炭銷售業務多元化。
同時,建立煤炭動態銷售價 格體系,實施產品差異化的定價策略,并充分利用紅淖鐵路的運輸成本優勢,取得 了穩定的經濟效益。
紅淖鐵路公司2020年實現裝車2462列,貨物發運量856.07萬 噸,同比增長37.33%。
4.煤化工業務:打開上漲空間,營收規模將迎來新一輪高峰 4.1.煤化工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富煤優勢 我國資源上具有“富煤貧油少氣”的特點,煤化工產業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煤炭資 源,替代部分傳統石油化工,補充能源不足。
公司煤化工產業主要采用自給自足供 應模式,產業鏈“資源獲取-資源轉化-資源銷售”一體化發展,將自有煤炭生產、提 質獲得甲醇、煤焦油、提質煤,并延伸產業鏈繼續加工得到乙二醇、輕質煤和 DMDS/DMSO等,最終通過廣匯化工銷售有限公司進行運輸和銷售。
公司煤化工業 務主要可分為三大項目: 由哈密新能源公司負責的120萬噸甲醇、7億方LNG煤化工項目:以煤炭為原料,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采用魯奇碎煤加壓氣化技術和魯奇低溫甲醇洗技術,經液化處理形成甲醇、LNG和 硫化氫等副產品。
其中,煤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引入濕法硫酸硫回收工藝,實現超 過99%的硫回收率,保證了生產的污染控制、成本控制。
由清潔煉化公司負責的1000萬噸/年煤炭分級提質清潔利用項目:產線投建于2013 年,裝置建設有72臺碳化爐,以公司淖毛湖煤炭資源進行分級提質、綜合利用,同 時對副產出荒煤氣進行產業鏈延伸,由信匯峽公司負責“荒煤氣+煤焦油、氫氣”生 產輕質煤焦油,由環??萍脊矩撠熞曰拿簹鉃樵仙a乙二醇。
由陸友硫化工公司負責的4萬噸4萬噸二甲基聯產1萬噸二甲基亞砜項目:以哈密 煤化工廠供應的甲醇、尾氣硫化氫等為原料,采用國內首創的甲硫醇硫化法精細生 產DMDS和DMSO,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醫藥、電子、合成纖維、塑料、 印染等行業。
圖22:公司煤化工產業鏈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北證券 4.2.項目全面投產,煤化工業務地位重塑 業務修復,煤化工營收規模迎來新一輪擴張,2019年甲醇、乙二醇和煤焦油等煤化 工產品價格處于歷史低位,2020年疫情爆發,煤化工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同時公司 開工和產能擴建受到影響,整體2019-2020年公司煤化工業務營收萎縮,毛利率下 跌。
2021年半年報數據顯示,煤化工業務營收規模和占比都有所好轉,或將迎來新 一輪上漲。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圖23:2021年煤化工營收全面提升(百萬元、%) 圖24:2021年煤化工營收占比提高 數據來源:WIND,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WIND,東北證券 產能擴張疊加開工修復,煤化工產能利用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公司尚有40萬噸乙二 醇項目在建,隨著2021年在建產能完工,公司有望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同時,2021 年疫情修復,公司工人逐漸開工,清潔煉化公司和陸友硫化工公司產能利用率進一 步提升,隨著項目全面投產,公司煤化工業務將持續增長。
表2:公司煤化工業務產能與開工情況(截至至2020年年報) 主要廠區或項目設計產能 產能利用率 (%) 在建產能 在建產能預 計完工時間 新疆廣匯新能源有 限公司 120萬噸甲醇/80萬 噸二甲醚、5億方液化天然氣 99.89 -在產 新疆廣匯煤炭清潔 煉化有限責任公司 510萬噸提質煤 /100萬噸煤焦油 63.40 -在產 新疆廣匯陸友硫化 工有限公司 1萬噸二甲基二硫 /0.5萬噸二甲基亞砜 62.37 -在產 哈密廣匯環??萍? 有限公司 荒煤氣綜合利用年 產40萬噸乙二醇項目 - 185,471.642021年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北證券 4.3.煤化工產品產量穩中有升,國內供需格局向好 隨著公司產能釋放以及煤化工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公司煤化工業務或將形成量價齊 升情形,業務規??焖俜磸?。
產量:公司煤化工業務板塊甲醇、LNG以及副產品產銷量穩定,在2018年煤焦油 項目全面投產后,煤基油產銷量不斷提升,同時,公司40萬噸乙二醇項目逐步投產, 公司煤化工產品產量全方位提高。
在2021年業績預告中,公司生產裝置全年保持安 全穩定運行,甲醇預計全年銷量同比增長9%,煤基油品預計全年銷量同比增長13%。
價格:自2020年起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帶動煤焦油同步上漲,國內煤焦油供需維持較 為穩定的狀態,于2021年下半年打開部分缺口,2021年國內煤焦油產量1.65億噸, 表觀消費量1.73億噸,國內煤焦油需求上升,這將進一步帶動煤焦油價格上升,有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助于改善公司煤焦油項目盈利水平。
根據2021年業績預告,公司煤基油品銷售均價 同比上年增長約59% 國內甲醇、乙二醇現貨價格走勢相近,于2021年呈現上漲趨勢。
國內甲醇、乙二醇 供需始終存在缺口,2021年國內甲醇產量7351萬噸,同比增長6.88%,表觀消費量 8434萬噸,同比增長3.28%,國內甲醇需求增速激增,雖然相比過去10年增速仍處 于低位,但已有一定好轉,公司煤化工醇類產品供需格局向好。
根據2021年業績預 告,公司甲醇市場銷售均價同比上年增長約72%。
圖25:煤化工產品產量由穩轉升(萬噸) 圖26:煤化工產品銷量隨產量而增(萬噸) 數據來源:WIND,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WIND,東北證券 圖27:煤焦油和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元、美元/桶) 圖28:煤化工醇類產品現貨價格(元) 數據來源:WIND,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WIND,東北證券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圖29:國內煤焦油供需(千噸) 圖30:國內甲醇、乙二醇供需(千噸) 數據來源:WIND,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WIND,東北證券 5.綠色能源產業鏈布局:“雙碳目標,綠色轉型”背景下迎新 業務增長 5.1.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氫能產業發展趨勢 氫能具有清潔、高熱量、零排放等優勢特點,在國際上逐漸成為新能源的新焦點。
全球目前已經有超過20多個國家或聯盟發布或制定了《國家氫能戰略》,包括中國、 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
目前,全球氫氣年產量7000萬噸,根據國際氫能 委員會預測,到2030年全球氫能領域總投資將達到5000億美元,同時減少60億噸 二氧化碳排放并創造超過2.5萬億美元的市場價值。
規劃布局氫能產業鏈,發揮區位優勢、復制LNG模式,推動氫氣“制輸儲用” 一體。
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20》數據顯示,我國氫氣產能約 每年4100萬噸,產量3342萬噸,是世界第一產氫國。
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到2050 年氫能能源占比將提升至10以上,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可減排約7億噸二 氧化碳,產業鏈年產值約12萬億。
《“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將氫能設立為未來產 業,將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
同時,各地也在抓緊布局氫能源產業建設。
目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已有氫能發展規劃。
未來加氫站數量、氫燃 料電池汽車保有量也將快速上升。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表3:氫能產業政策發布情況 編號時間 政策名稱重點內容 12022.1 國務院 《“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方案通 知》 推動綠色鐵路|公路|港口|航道|機場 建設,有序推進充換電、加注(氣)、 加氫、港口機場岸電等基礎設施建 設。
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等車輛使用 新能源汽車的比例 22021.12 工信部 《“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 提升清潔能源消費比重。
鼓勵氫能、 生物燃料等可替代能源運用于鋼鐵、 水泥等耗能行業。
控制煤炭消費,提 升光伏、風電、多元儲能的能源占比 32021.11 國資委 《關于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 見》 優化非化石能源發展布局,完善清潔 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支撐清潔能源 開發利用。
優先推動風能、太陽能發 展,開發水能、核能利用效率,加大 新興能源布局力度 42021.11 國務院 《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的意見》 持續打好柴油污染防治攻堅戰。
深入 實施清潔柴油車行動,基本淘汰國內 國三以及以下標準汽車,推動氫燃料 電池汽車示范應用 52021.10 國務院 《“十四五”全國清潔生產推行方 案》 開展高效催化、過程強化、高效精餾 等工藝技術改造。
推進煉油、煤化工 廢水深度處理回收資源化利用。
實施 綠氫煉制甲醇等降碳工程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東北證券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表4:部分地區目前氫能產業布局情況 編號地區 整體政策主要區域|城市區域政策 1京津冀 2025年前,培育10-15家具 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鏈龍頭 企業,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 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 天津 《天津市科技創新“十四 五”規劃》:氫能產業是 本市未來產業集群之一 張家口 力爭2035年建成國際知名 氫能之都,為奧運會投入 運營氫燃料大巴。
布局國 內首個風電制氫工業 2長三角 上海氫能領先布局 浙江省發布《浙江省加快培 育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 見》 上海 《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 發展實施計劃》,實現 “百站、千億、萬輛”總 體目標 寧波 發布《寧波市氫能示范應 用扶持暫行辦法《征求意 見稿》》 蘇州 發布國內首份加氫站安全 管理規定 3珠三角 佛山舉行2021聯合國開發 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 深圳發布《深圳市氫能發展 規劃(2021-2025年)》 佛山 已建成39座加氫站,氫 能企業超300余家 深圳 建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 發展生態體系,到2035年, 形成氫氣制備一條龍產業 4成渝 四川省和重慶市同時啟動“成渝氫走廊”建設,兩地規劃于2025年前投入 約1000輛氫燃料物流車,并配套加氫站。
目前兩地已累計投入運營氫燃料 電池汽車440輛,建成加氫站15座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東北證券 2022年1月25日公司發布了《關于氫能產業鏈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0)》,致 力于轉型成為傳統化石能源與綠色新型能源相結合的綜合型能源企業。
將新能源 (風間帶光伏)發電與電解水制氫作為突破口,逐步實現氫能對于交通用能、綠色 電力、化工用氫的“三個替代”,推動氫氣“制輸儲用”一體。
“十四五”期間規劃 建設21座加氫站、198套100Nm3/h制氫裝置、新增700輛氫燃料重卡。
5.2.推動二氧化碳捕集(CCUS)及驅油項目,碳交易增收減排前景可期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含義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指 將CO2從工業過程、能源利用或大氣中分離出來,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層以實現 CO2永久減排的過程。
CCUS技術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對于CO2的驅油運用,美國 是應用二氧化碳驅油試驗的先驅者,把二氧化碳注入油田的同時,不僅可以實現驅 油的效果,而且可以實現二氧化碳的封存。
國際能源署(IEA)在2016年報告中提 出解決全球氣候變化的3個主要手段是:發展清潔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提高能效(包括最終使用燃料和電力效率和最終使用燃料轉換)和碳捕集與封存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
CCUS在CCS的理念基礎上增加了“利用 (Utilization)”,這一理念是隨著CCS技術的發展以及對CCS技術認識的不斷深化,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在中美兩國倡導下形成的,得到了國際普遍認可。
圖31:CCUS技術及主要類型示意圖 圖32:CCUS技術環節 數據來源:中國CCUS報告(2021),東北證券 數據來源:中國CCUS報告(2021),東北證券 CCUS主要分為4個階段:CO2捕捉、輸送、利用和封存。
(1)CO2捕集是指將二氧 化碳從工業過程、能源利用或大氣中分離出來,主要分為燃燒前捕集、燃燒后捕集、 富氧捕集和化學鏈捕集。
(2)CO2輸送是將捕集到的CO2送到可利用或封存場地的 過程。
可以分為罐車輸送、船舶輸送和管道運輸。
(3)CO2利用是指通過工程技術 手段將CO2實現資源化利用,分為地質利用、化工利用、生物利用。
CO2的地質利 用主要是將CO2注入地下,可以強化能源生產、促進資源開采,比如提高石油、天 然氣的采收率,開采地熱、咸鹵水、鈾礦等資源。
(4)CO2封存主要分為陸地封存 或海洋封存,咸水層封存或枯竭油氣藏封存。
盡管目前CCS技術已經可以應用于燃煤發電,但捕獲二氧化碳的成本約為天然氣發 表5:國際石油公司減排目標 編號公司減排目標 1 BP 到2050年,企業和上游生產將實現零溫室氣體排放;到2050 年,將所有銷售產品的碳排放強度降低50%,甲烷強度降低50% 2雪佛龍 到2028年,與2016年相比,將運營和非運營油氣產量的上游凈 溫室氣體排放強度降低35%;與2016相比,甲烷強度降低50% 3康菲 與2017年相比,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減少35%-45%; 到2025年將甲烷排放強度降低10% 4艾克森美孚 到2025年,與2016年相比,將運營上游排放強度降低15-20%, 甲烷排放強度降低40-50%,燃除強度降低35-40% 5殼牌到2050年零碳排放 6沙特阿美簽署“OGCI氣候投資”,保持優秀的甲烷燃除強度,投資CCS 7中石油 到2050年實現接近零排放的目標,OGCI簽約國,投資地熱、風 能、太陽能和氫試驗項目 8俄羅斯石油公司 到2035年,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將甲烷排放強度降低至 0.25%以下,實現常規燃除為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東北證券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電的兩倍。
另外,由于燃煤發電每單位產生大約兩倍的二氧化碳,所以存儲燃煤發 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所需的地質存儲空間是燃氣發電所需的兩倍。
2017年,??松? 孚捕獲了660萬噸二氧化碳用于存儲,相當于消除了每年超過100萬輛乘用車的溫 室氣體排放量。
該公司利用這一專業知識進行專有的基礎研究,以開發突破性的碳 捕集技術,降低復雜性,以及降低成本并最終鼓勵該技術能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推廣。
二氧化碳強化采油技術(CO2-EOR,CO2 Enhanced Oil Recovery)發揮CO2在采油中 的優勢,兼具經濟與環境效益。
近年來,隨著油氣勘探的不斷深入,我國低滲透油 藏比例逐漸增大,約占全國已探明油藏儲量的2/3。
為解決低滲透油藏開發難度大、 開采效率低等問題,注氣驅油技術越來越受重視。
CO2-EOR是我國利用CO2的主要 方式,對于我國實現部分油田的穩產和增產具有重要意義。
二氧化碳具有降低原油 黏度、膨脹原油等優勢,使得CO2-EOR技術兼具經濟與環境效益,能夠在提高采收 率的同時實現碳封存。
廣匯能源公司的CCUS項目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1)整合國內工程設計力量完成 捕集、輸送工作。
(2)碳源穩定且排放源CO2的濃度高,原料氣中CO2含量高于 80%,減少投資運行成本。
(3)緊鄰產品目標市場,市場競爭力強。
(4)采用干法精 脫硫、吸附凈化與液餾組合工藝,技術來源明確、先進可靠。
項目總投資8013萬元,其中建設投資7810萬元,建設期利息150萬元,流動資金 53萬元。
項目建設在公司120萬噸甲醇/80萬噸二甲醚項目廠區的東北角區域。
原 料氣來自于公司低溫甲醇洗裝置等四個系列尾氣,原料氣年耗量14.2萬噸。
引入的 四個系列尾氣管線設計聯通,對尾氣進行壓縮、凈化、液化和精餾提純后,制取液 體二氧化碳用于驅油。
CCUS技術是能源行業實現碳中和的“關鍵一招”與“最后一公里”。
能夠有效實現 溫室氣體的減排及利用,是解決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國踐行綠色 發展、低碳發展戰略的重要技術選擇。
但總體而言目前CCUS技術尚處于初級階段, 要達到碳中和目標任重道遠。
根據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聯合其他單位組織撰寫的 圖33:中國CCUS項目分布 數據來源:《中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年度報告(2021)》,東北證券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中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年度報告(2021)――中國CCUS路徑研究》 報告:從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減排需求來看,依照現在的技術發展預測,2050年和2060 年,需要通過CCUS技術實現的減排量分別為6~14億噸和10~18億噸二氧化碳。
2060年生物質能碳捕集與封存(BECCS)和直接空氣碳捕集與封存(DACCS)分別 需要實現減排3~6億噸和2~3億噸二氧化碳。
從我國源匯匹配的情況看,CCUS技 術可提供的減排潛力基本可以滿足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需求(6~21億噸二氧化碳)。
我國CCUS項目多集中在石油、煤化工、電力行業,主要是以小規模捕集驅油示范 項目為主。
目前國內已經投運或者建設中的CCUS示范項目約為40個,捕集能力為 圖34:中國CCUS減排貢獻情況(億噸/年) 數據來源:《中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年度報告(2021)》,東北證券 表6:國內外一些CCS/CCUS項目情況 編號項目名稱捕集能力/(萬t/a) CO2來源CO2去向 1 Shute Greek 700天然氣EOR 2 Century 840天然氣ROE 3 Gorgon 400天然氣鹽水層 4 Abu Dhabi 80鋼鐵廠EOR 5 Alberta Trunk 30~60化肥廠EOR 6 Kemper 340(582MW)燃煤電廠EOR 7 Petra Nova 160(240MW)燃煤電廠EOR 8勝利油田CCU 40燃煤電廠EOR 9中國石油油田35天然氣EOR 10華能集團補集12燃煤電廠EOR 11鄂爾多斯煤制油10煤制油裝置咸水層封存 12中國石化100天然氣EOR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東北證券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300萬噸/年。
,缺乏大規模的多種技術組合的全流程工業化示范項目。
近些年來,我國CCUS各技術環節均取得了顯著進展,部分技術已經具備商業化應 用潛力。
第二代碳捕集技術已經處于研發或小試階段,比如新型膜分離、吸收、吸 附、增壓富氧燃燒技術等,有望比第一代技術降低成本35%以上,2035年以后有望 大規模應用。
我國CCUS技術成本未來有較大下降空間。
預期到2030年,我國全流 程CCUS(按250公里運輸計)技術成本為310~770元/噸二氧化碳,到2060年,將 逐步降至140~410元/噸二氧化碳。
CCUS是實現我國二氧化碳減排、能力達到“碳 達峰”和“碳中和”的關鍵支撐,前景可期。
公司于2021年5月20日設立全資子公司廣匯碳科技公司,擬規劃分批建設300萬 噸/年二氧化碳捕集、管輸(CCUS)及驅油一體項目。
經計算,在公司發布的《氫 能產業鏈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支持下,到2030年底,廣匯氫能產業鏈綜合利用項目 每年可減少CO2排放量合計約1782.63萬t。
根據北京市綠色交易所2021年全年碳 交易平均價格44.89元/t計算,僅碳交易一項即可增加收益約8億元。
隨著技術的 不斷創新和變革,風光等清潔能源以及儲能的成本正在不斷下降,未來綜合能源服 務行業的盈利模式將隨著電力交易和碳交易兩大市場的發展愈加清晰。
在“碳中和, 碳達峰”背景下,公司積極規劃第二次綠色轉型,在碳減排交易領域前景可觀。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6.盈利預測 我們預計公司2021-202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37.88/484.53/689.64億元,同比增長 123.26/43.40/42.33%。
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50/64.56/88.94億元,同比增長 277.92/27.83/37.77%。
就細分營業結構而言,天然氣2021-2023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 90.32/34.37/31.22%;煤炭2021-2023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243.80/63.90/60.05%;煤 化工2021-2023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83.15/17.00/17.00%;其他2021-2023年營業 收入增長率分別為36.98/36.98/36.98%。
我們預計公司2021年全年凈利潤50.50億元,并結合當前國際政治形勢,天然氣、 煤炭、煤化工受原油影響,預計價格將保持震蕩偏強格局。
我們上調公司PE至15x, 維持之前“買入”評級,上調目標價至11.54元 表7:盈利結構預測情況(百萬元) 板塊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 2018201920202021E 2022E 2023E 2018201920202021E 2022E 2023E 天然氣6591.137648.808342.3315877.1221333.8527994.124318.415164.675543.7710274.0014444.0418885.15 煤炭2646.133255.183668.2912611.5820669.8233082.922108.262483.032848.499721.9116401.1925732.49 煤化工3161.132693.692211.554050.454739.065544.741573.511739.601846.312667.533340.583890.60 其他506.18443.94911.461248.491710.132342.48219.71200.52632.12825.931169.741552.04 合計12904.5714041.6115133.6333787.6448452.8668964.258219.899587.8210870.6923489.3835355.5450060.28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東北證券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7.風險提示 疫情控制不及預期:國內疫情防控情況對公司業務進展具有一定影響力度。
若疫情 控制穩定,對公司發展有一定積極作用。
反之,存在消極作用 公司在建項目進程不及預期:公司新建碳補集項目等進度不及預期 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國內外大宗商品價格受國際與國內政策形勢,工業品供需 情況影響,可能存在對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 盈利預測與估值模型不及預期:由于估值模型上的差異,存在對公司盈利預測與估 值模型不及預期的可能性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附表:財務報表預測摘要及指標 資產負債表(百萬元)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現金流量表(百萬元)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貨幣資金3,94614,71928,54249,926 凈利潤1,1104,4855,6437,681 交易性金融資產455683730867 資產減值準備49469 應收款項9981,8202,8534,108 折舊及攤銷1,5082,3032,6273,013 存貨1,2142,3533,5535,212 公允價值變動損失213145 -180 -260 其他流動資產1,2654,5017,4137,510 財務費用1,023830843922 流動資產合計7,87824,07643,09267,622 投資損失117 -17 -58 -131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運營資本變動6014,5255,64011,929 長期投資凈額1,1301,2211,4851,761 其他-341515748 固定資產28,01531,09634,44338,322 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4,58812,42614,57723,211 無形資產1,8162,0122,0462,163 投資活動凈現金流量-3,255487 -1,686 -3,070 商譽1711136831 融資活動凈現金流量-676 -2,1409331,247 非流動資產合計46,24242,98442,16142,408 企業自由現金流5,40710,21414,32621,758 資產總計54,12067,05985,253110,030 短期借款7,9796,7777,0507,269 財務與估值指標2020A 2021E 2022E 2023E 應付款項7,77315,49623,57334,066 每股指標 預收款項09471,0381,137 每股收益(元) 0.200.770.981.35 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4,0473,9064,2454,066 每股凈資產(元) 2.563.304.285.64 流動負債合計23,38431,76243,15958,137 每股經營性現金流量 (元) 0.701.892.223.54 長期借款11,00412,09814,28116,919 成長性指標 其他長期負債2,4901,664637119 營業收入增長率7.8% 123.3% 43.4% 42.3% 長期負債合計13,49413,76214,91717,038 凈利潤增長率-16.3% 277.9% 27.8% 37.8% 負債合計36,87845,52458,07775,175 盈利能力指標 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權益合計16,79721,65528,10937,001 毛利率28.2% 30.5% 27.0% 27.4% 少數股東權益446 -120 -933 -2,146 凈利潤率8.8% 14.9% 13.3% 12.9% 負債和股東權益總計54,12067,05985,253110,030 運營效率指標 應收賬款周轉率(次) 24.0617.5720.8020.81 利潤表(百萬元)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存貨周轉率(次) 40.7636.5636.6838.00 營業收入15,13433,78848,45368,964 償債能力指標 營業成本10,87123,48935,35650,060 資產負債率68.1% 67.9% 68.1% 68.3% 營業稅金及附加222446611834 流動比率0.340.761.001.16 資產減值損失-10 -4 -6 -9 速動比率0.280.670.901.06 銷售費用2901,0341,5802,400 費用率指標 管理費用5251,2131,8563,096 銷售費用率1.9% 3.1% 3.3% 3.5% 財務費用1,051830843922 管理費用率3.5% 3.6% 3.8% 4.5% 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213 -145180260 財務費用率6.9% 2.5% 1.7% 1.3% 投資凈收益-1171758131 分紅指標 營業利潤1,6456,1287,57110,549 分紅比例0.0% 0.0% 0.0% 0.0% 營業外收支凈額-67 -103 -103 -91 股息收益率0.0% 0.0% 0.0% 0.0% 利潤總額1,5786,0257,46810,458 估值指標 所得稅4681,5411,8252,777 P/E(倍) 14.1910.137.925.75 凈利潤1,1104,4855,6437,681 P/B(倍) 1.112.361.821.38 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3365,0506,4568,894 P/S(倍) 3.481.511.060.74 少數股東損益-226 -566 -813 -1,213 凈資產收益率8.0% 23.3% 23.0% 24.0% 資料來源:東北證券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研究團隊簡介: 趙麗明:北京科技大學材料學博士,現任東北證券鋼鐵行業首席分析師,有多年鋼鐵生產、市場和設備實業經驗。
曾在新時 代證券、宏源證券、四川信托投資部、中航基金和華夏久盈先后擔任研究員和投資經理,2008年以來具有13年證券研究從業 經歷。
廖浩祥:上海交通大學碩士環境工程專業,湖南大學本科環境工程專業。
曾就職中信證券。
2021年入職東北證券,任低碳環 保組組長。
重要聲明 本報告由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本公司”)制作并僅向本公司客戶發布,本公司不會因任何機構或個人接收到本報 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
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準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
報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反映本公司 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不保證所包含的內容和意見不發生變化。
本報告僅供參考,并不構成對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
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 人的證券買賣建議。
本公司及其雇員不承諾投資者一定獲利,不與投資者分享投資收益,在任何情況下,我公司及其雇員對 任何人使用本報告及其內容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概不負責。
本公司或其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涉及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并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不進行披露; 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財務顧問等相關服務。
本報告版權歸本公司所有。
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發表或引用。
如征得本公司 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須在本公司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本報告的發布人和發布日期,提示使用本報告的風險。
若本公司客戶(以下稱“該客戶”)向第三方發送本報告,則由該客戶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
提醒通過此途徑獲得本報告的 投資者注意,本公司不對通過此種途徑獲得本報告所引起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分析師聲明 作者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在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登記為證券分析師。
本報告遵循合規、客 觀、專業、審慎的制作原則,所采用數據、資料的來源合法合規,文字闡述反映了作者的真實觀點,報告結論未受任何第三 方的授意或影響,特此聲明。
投資評級說明 股票 投資 評級 說明 買入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超越市場基準15%以上。
投資評級中所涉及的市場基準: A股市場以滬深300指數為市場基 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 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 做市轉讓標的)為市場基準;香港市 場以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為市場基 準;美國市場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或 標普500指數為市場基準。
增持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超越市場基準5%至15%之間。
中性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介于市場基準-5%至5%之間。
減持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落后市場基準5%至15%之間。
賣出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落后市場基準15%以上。
行業 投資 評級 說明 優于大勢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的收益超越市場基準。
同步大勢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的收益與市場基準持平。
落后大勢未來6個月內,行業指數的收益落后于市場基準。
廣匯能源/公司深度 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網址:電話:400-600-0686 地址郵編 中國吉林省長春市生態大街6666號130119 中國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東路五號中商大廈4層100033 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楊高南路799號200127 中國深圳市福田區福中三路1006號諾德中心34D 518038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冼村街道黃埔大道西122號之二星輝中心15樓510630 機構銷售聯系方式 姓名辦公電話手機郵箱 公募銷售 華東地區機構銷售 阮敏(總監) 021-6100198613636606340 ruanmin@nesc.cn 吳肖寅021-6100180317717370432 wuxiaoyin@nesc.cn 齊健021-6100196518221628116 qijian@nesc.cn 李流奇021-6100180713120758587 Lilq@nesc.cn 李瑞暄021-6100180218801903156 lirx@nesc.cn 周嘉茜021-6100182718516728369 zhoujq@nesc.cn 周之斌021-6100207318054655039 zhouzb@nesc.cn 陳梓佳021-6100188719512360962 chen_zj@nesc.cn 孫喬容若021-6100198619921892769 sunqrr@nesc.cn 屠誠021-6100198613120615210 tucheng@nesc.cn 華北地區機構銷售 李航(總監) 010-5803455318515018255 lihang@nesc.cn 殷璐璐010-5803455718501954588 yinlulu@nesc.cn 溫中朝010-5803455513701194494 wenzc@nesc.cn 曾彥戈010-5803456318501944669 zengyg@nesc.cn 王動010-5803455518514201710 wang_dong@nesc.cn 呂奕偉010-5803455315533699982 lvyw@nesc.com 孫偉豪010-5803455318811582591 sunwh@nesc.cn 閆琳010-5803455517863705380 yanlin@nesc.cn 陳思010-5803455318388039903 chen_si@nesc.cn 徐鵬程010-5803455318210496816 xupc@nesc.cn 華南地區機構銷售 劉璇(總監) 0755-3397586513760273833 liu_xuan@nesc.cn 劉曼0755-3397586515989508876 liuman@nesc.cn 王泉0755-3397586518516772531 wangquan@nesc.cn 王谷雨0755-3397586513641400353 wanggy@nesc.cn 張瀚波0755-3397586515906062728 zhang_hb@nesc.cn 鄧璐璘0755-3397586515828528907 dengll@nesc.cn 戴智睿0755-3397586515503411110 daizr@nesc.cn 王星羽0755-3397586513612914135 wangxy_7550@nesc.cn 王熙然0755-3397586513266512936 wangxr_7561@nesc.cn 陽晶晶0755-3397586518565707197 yang_jj@nesc.cn 張楠淇0755-3397586513823218716 zhangnq@nesc.cn 非公募銷售 華東地區機構銷售 李茵茵(總監) 021-6100215118616369028 liyinyin@nesc.cn 杜嘉琛021-6100213615618139803 dujiachen@nesc.cn 王天鴿021-6100215219512216027 wangtg@nesc.cn 王家豪021-6100213518258963370 wangjiahao@nesc.cn 白梅柯021-2036122918717982570 baimk@nesc.cn 劉剛021-6100215118817570273 liugang@nesc.cn 曹李陽021-6100215113506279099 caoly@nes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