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證券研究報告 作者: 行業評級: 上次評級: 行業報告| 汽車 強于大市 強于大市 維持 2021年11月18日 (評級) 分析師于特SAC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1050003 智能電動正面交鋒,傳統自主和新勢力的突圍之道 行業專題研究 傳統自主車企的轉型之路:造車新勢力帶來的數字化、智能化轉變強勢沖擊傳統汽車產業。
面對汽車智能電動化的發展趨勢, 以及造車新勢力的持續擴張,傳統自主車企紛紛選擇在體制機制上進行變革,通過將自家的電動汽車業務品牌獨立,成立了 吉利極氪、長城沙龍、廣汽埃安、長安阿維塔、上汽智己、上汽飛凡、北汽極狐等品牌、在股權設計、管理團隊、技術布局、 車型規劃、渠道建設、用戶共創等各方面進行改變和創新,以求重點突破,加速發展。
造車新勢力的發展之路:造車新勢力的一線品牌蔚來、理想和小鵬,均已實現上市,品牌定位明確,車型規劃清楚,交付量 持續攀升,已上市車型主要針對中高端市場;造車新勢力的二線品牌哪吒、零跑、威馬、天際、高合等,多已經有過多輪融 資,品牌表現分化明顯;新入局的科技造車勢力:集度、小米、滴滴等,產品多強調科技感和智能化,車型預計大都在2024 年前后上市。
傳統自主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正面之戰:伴隨著純電動新車型的不斷豐富,2021年熱銷車型頻出的高端智能電動市場,在 2022年的競爭越發激烈,且隨著傳統車企的高端智能電動產品陸續上市,傳統車企和新勢力將迎來正面對決;10-20萬元區 間市場潛力大,亟待熱銷車型,且隨著搭載傳統車企新一代混合動力技術車型的上市,在該價位區間的新能源汽車中,純電 車型將與混動車型正面競爭;10萬以下微型車輛量大利薄,傳統車企和新勢力或在2022年通過差異化新產品謀求價格上探。
傳統自主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突圍之道:我們認為,純電動和混合動力雙輪驅動,將助力傳統車企步步為營,加速實現電動 化轉型;一線造車新勢力需要在推陳出新,維持高端智能電動市場的基礎上,完成產品價位區間的下沉,沖擊10-20萬新能 源汽車藍海市場;二線造車新勢力分化明顯,沒有產品交付從而無法持續造血來研發技術和迭代產品的車企,很有可能會率 先掉隊;新入局的科技造車公司則將于2024年前后開始正式加入戰場,與傳統車企、新勢力全面競爭。
投資建議: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滲透率穩步提升,建議關注:①發力智能電動,同時在混合動力賽道有優勢,具有中 長期發展潛力的領先民營自主品牌:【長城汽車(A+H)、吉利汽車(H)】;②做全棧研發,加速布局智能電動的新勢力: 【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③機制體制改革,拆分智能電動板塊單獨運營的國有自主車企:【廣汽集團、長安汽車、 上汽集團】。
風險提示:汽車行業景氣度下行風險、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不及預期、汽車行業競爭加劇、測算有一定主觀性存在偏差風險、評分有 一定主觀性存在偏差風險。
摘要 2 目錄 1、傳統自主車企的轉型之路 2、造車新勢力的發展之路 3、傳統自主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正面之戰 3 5、投資建議 4、傳統自主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突圍之道 6、風險提示 傳統自主車企的轉型之路 1 4 1.1轉型背景 造車新勢力帶來的數字化、智能化轉變強勢沖擊傳統汽車產業。
2019年以來,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 銷量持續爬坡,市占率穩步提升。
2021年下半年開始,造車新勢力迎來第二輪新車投放周期,小鵬P5、蔚來ET7 等新車型將搭載更高智能化及更長續航水平,有望拉動銷量進一步增長,給傳統車企壓力。
5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交強險、天風證券研究所(注,下圖的國產新勢力中國不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新興造車企業,包括蔚來、小鵬、理想、合眾、零跑、威馬、吉麥、海馬、 愛馳、云度、朋克、國機智駿、天際等廠商) 圖:蔚來、小鵬、理想的銷量及同比增速(單位:輛、%) -150% -100% -50% 0% 50% 100% 1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 蔚來理想小鵬YOY-蔚來YOY-理想YOY-小鵬 圖:國產新勢力造車企業在新能源市場市占率(單位:%) 5.7% 5.7% 5.9% 8.0% 6.4% 5.7% 6.9% 12.4%11.7% 13.2% 10.2% 11.9% 14.1% 15.9% 12.5% 17.8% 14.1%13.4%14.0%14.1% 15.5% 13.4% 11.9% 13.2% 17.0% 13.8%12.9% 16.4%15.8%16.5% 19.2% 17.1% 0.0% 5.0% 10.0% 15.0% 20.0% 25.0% 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 1.2整體情況 面對汽車智能電動化的發展趨勢,以及造車新勢力的持續擴張,傳統自主車企紛紛選擇在體制機制上進行變革, 通過將自家的電動汽車業務品牌獨立,以求重點突破,加速發展。
傳統車企希望通過強調智能電動品牌的獨立性,改變用戶的固有印象,并用全新的組織架構更好應對變化劇烈的 市場,也幫助自身更快的轉型。
6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車家號、天眼查、中證網、財新網、36Kr、每經網、競科技、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傳統自主車企的獨立智能電動品牌 自主品牌 沙龍 SALOON 獨立智能電動品牌 傳統車企通過內部改革、投融資賦能和擴大對外合作的方式,加快向科技型企業轉型的步伐。
除了將智能電動品牌獨立之外,部分品牌已經開始或計劃尋求戰略合作,如廣汽埃安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吉利 極氪引入了英特爾、寧德時代等戰略投資者,長安阿維塔選擇與華為、寧德時代共同打造智能汽車產品。
7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汽車之家、車家號、天眼查、中證網、財新網、36Kr、每經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傳統車企獨立智能電動品牌的股權設計 品牌股權改革時間股權結構首款車型上市時間 廣汽埃安2017.7 廣州汽車集團100%持股。
2021年8月,廣汽埃安宣布將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增資擴股,并引入戰略投資者, 未來將在適當時機上市。
2019 北汽極狐2018.7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2020.10 吉利極氪2021.4 吉利控股集團持股48%,為單一最大股東且能控制董事會。
英特爾資本、寧德時代、 嗶哩嗶哩、鴻商集團和博裕投資五家生態伙伴占極氪股比約5.6%。
2021年10月,吉利汽車(0175.HK)公告,擬向吉利控股集團收購2.2億股極氪股份, 占極氪已發行股份約10% 2021.4 長安阿維塔2021.5 長安蔚來由長安汽車持股95.3785%,蔚來控股有限公司持股4.6215%。
5月,長安蔚來正式更名長安阿維塔,將完全市場化運作,獨立經營和發展,與華為、 寧德時代共同打造智能電動網聯汽車平臺(CHN)和智能汽車產品。
11月,公司公告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寧德時代等投資者,增資擴股后長安汽車持 股39.02%,寧德時代持股23.99%,蔚來持股1.13%。
2022Q2 長城沙龍2014.1 2014年注冊成立上海哈弗汽車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12月更名為上海沙龍智行實業有 限公司,長城汽車100%控股 2022 上汽智己2020.12 上汽集團持有54%的股權;張江高科與阿里巴巴分別持有18%股權,另外10%股權將劃 分為5.1%的ESOP(核心員工持股平臺),以及4.9%的CSOP(用戶權益平臺) 2021年底 上汽飛凡 (R汽車) 2021.10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5%,上海如愿汽車科技合伙企業(員工持股平臺) 占比5%。
2020.8 1.3股權設計 1.4管理團隊 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公司,由于創始人多來自互聯網行業,因而其核心管理團隊通常由互聯網、汽車 制造等多行業融合構成。
傳統車企孵化出的智能電動新品牌的核心管理團隊通常由原車企或汽車行業的關鍵人才擔任,對汽車行業更為了 解,從而可以有效整合母公司的資源,推進新品牌的產品快速落地。
8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運營商財經、蓋世汽車、汽車之家、每日經濟新聞、天眼查、第一電動、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傳統車企獨立智能電動品牌及造車新勢力的的管理團隊 品牌主要管理人員 吉利極氪 CEO安聰慧,1996年加入吉利控股集團,曾先后擔任工程總指揮、總經理、副總裁、總裁等重要職務 副總裁趙昱輝,歷任實地地產首席用戶官、長城汽車銷售公司用戶中心總經理、蔚來汽車用戶中心副總裁、微軟總監等 自動駕駛研發業務陳奇,曾任華為自動駕駛團隊創始人、自動駕駛研發部部長 長城沙龍CEO文飛,原哈弗品牌總經理 廣汽埃安 總經理古惠南,先后在廣州標致、廣汽本田發動機公司、廣汽豐田發動機公司任職,曾負責傳祺生產、制造以及質量管控的工作 副總經理肖勇,曾任職廣汽傳祺銷售公司總經理、廣汽乘用車副總經理 北汽極狐 負責人劉宇,任北汽藍谷董事長 負責人代康偉,任北汽藍谷總經理 上汽智己 董事會由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祖似杰、上汽乘用車總經理楊曉東、張江高科董事長劉櫻和阿里達摩院院長張建鋒等組成 CEO蔣峻,原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 COO劉濤,原榮威品牌市場運營部總監 上汽飛凡CEO吳冰,原上汽移動出行戰略品牌“享道出行”首席執行官 蔚來汽車 董事長李斌,易車網創始人、總裁 聯合創始人秦力洪,曾任奇瑞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執行副總裁沈鋒,曾領導并創建了沃爾沃中國研發中心 小鵬汽車 CEO何小鵬,UC優視聯合創始人 聯合創始人夏珩,曾在廣汽研究院負責新能源汽車開發 聯合創始人何濤,曾在廣汽研究院負責智能汽車控制系統開發 理想汽車 CEO李想,汽車之家創始人、總裁 總裁沈亞楠,曾任聯想副總裁 CFO李鐵,曾任汽車之家副總裁 CTO王凱,曾任偉世通全球首席架構師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總監 1.5技術布局 傳統車企的智能電動新品牌都瞄準了高端智能電動的市場,因此都基于全新開發的純電新平臺,在電動化和智能 化各方面都有著充分的技術布局,力求打造有競爭力產品。
不同的車企也有差異化的技術布局,如長城沙龍采取氫電雙能戰略;廣汽埃安自研石墨烯和碳負極電池技術;北 汽極狐和長安阿維塔選擇與華為深度合作,采用華為的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9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汽車之家、天風證券研究所 品牌吉利極氪長城沙龍廣汽埃安長安阿維塔上汽智己北汽極狐 品牌 定位 高端電動品牌品牌豪華智能BEV中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 未來智能電動汽車 (Smart Electric Vehicle)品牌 智能時代出行變革的 實現者 高端新能源科技品牌 車型 平臺 吉利SEA浩瀚平臺長城檸檬平臺廣汽GEP2.0純電平臺 CHN智能電動網聯汽 車平臺 上汽E2純電動平臺純電動IMC架構平臺 智能 電動 技術 布局 擁有自己的電池技 術、電池管理系統、 電機技術 擁有自己的電動汽 車供應鏈支持 可通過OTA在整個 使用周期內持續的 提供軟件升級服務 具備開發完全自動 駕駛能力,硬件滿 足完全自動駕駛的 需求 氫電雙能戰略,產 品覆蓋純電動汽車 和燃料電池汽車 將完全獨立市場化 運營,可充分運用 長城汽車強大的品 質控制優勢和技術 儲備優勢 整合長城在新能源 平臺、三電系統、 氫能技術、智能網 聯、自動駕駛、電 子電器架構等領域 的開發與集成能力 石墨烯基電池技術可 實現“八分鐘充電 80%” 碳負極材料電池技術 可實現“NEDC續航 超過1000公里” 全系搭載ADiGO智能 網聯系統,騰訊、華 為等多個戰略合作伙 伴提供技術加持,功 能隨系統持續升級 寧德時代作為動力 電池提供商和新能 源解決方案服務商, 提供智能電動汽車 動力電池技術,并 共創安全便捷的能 源生態系統 華為將發揮其ICT技 術優勢,為用戶提 供全棧智能汽車解 決方案,實現電動 汽車智能化水平 與寧德時代合作, 量產裝備11kW大功 率無線充電 與寧德時代共同研 發“摻硅補鋰電芯 電池”技術,可讓 純電動車的續航里 程突破1000km IMAD智能駕駛系 統,全場景基于中 國特色路況和駕駛 習慣的智慧領航, 提供全場景智能駕 駛體驗 與麥格納合作,正 向開發專屬純電動 IMC架構平臺,成 立北汽藍谷麥格納 高端新能源汽車制 造基地 與華為在技術研發、 產品創新、智能化 轉型等方面開展全 面合作,量產搭載 華為智能網聯、智 能電動領域技術以 及全棧智能汽車解 決方案 表:傳統車企獨立智能電動品牌的技術布局 1.6在售車型 目前各傳統車企的智能電動新品牌中,廣汽埃安的Aion S、Aion V、Aion Y、Aion LX,吉利極氪的極氪001,上 汽非凡(R品牌)的ER6和Marvel R,以及北汽極狐的αT均已上市且開始交付。
10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車主之家、太平洋汽車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傳統車企獨立智能電動品牌的在售車型 車型Aion SAion VAion YAion LX極氪001飛凡ER6飛凡Marvel R極狐αT 車型定位 緊湊型車緊湊型SUV緊湊型SUV中型SUV中大型車緊湊型車中型SUV中型SUV 上市時間2021.062021.092021.112020.112021.042021.06-092021.022020.10 指導價區間 (萬元) 13.96-20.5817.26-23.9610.46-15.7622.96-34.9629.90-36.0015.58-20.0821.98-25.9824.19-31.99 軸距(mm) 27502830275029203005271528002915 零百加速時間(s) 6.8-9.67.6-7.9 — — 3.8-6.98.34.8-7.94.6-8.4 電池容量(kWh) NEDC續航(km) 50.6-69.9 410-602 71.8-80 500-600 55.5-76.8 410-600 73.3-93.3 520-600 86-100 526-712 61.1-69.9 520-620 69.9 460-505 67.3-93.6 480-653 智能硬件— — — — Mobileye Q5H 攝像頭/超聲波/ 毫米波雷達 — 攝像頭/超聲 波/毫米波雷達 — 競品車型 秦Plus EV 飛凡ER6 小鵬G3 宋Plus EV 歐拉好貓 海豚 唐EV 特斯拉ModelY 漢EV 特斯拉Model3 秦Plus EV 哪吒U ID4.X 特斯拉ModelY 蔚來ES6 特斯拉ModelY 2021年9月銷量 1-9月累計銷量 7679 47527 787 11708 5003 16673 103 652 — 199(首周交付量) 1472 4766 794 2419 380 1393 1.7規劃車型 2022年傳統車企追求品牌向上、布局高端智能電動的轉型將逐步開啟兌現。
長城沙龍、吉利極氪、上汽智己、 長安阿維塔、北汽極狐HI版等更多的傳統車企高端智能電動車型將紛紛在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開啟上市和交 付,與蔚來、小鵬、理想目前的主要產品形成正面競爭。
11天風汽車團隊 廠商品牌車型類別特色價位續航 預計上市/交付時間 長城 歐拉 朋克貓/芭蕾貓EV緊湊型車,復古造型設計約13萬400-500km 2022H1 櫻桃貓EV緊湊型SUV,全球首款搭載無鈷電池約15萬600km 2021H2 閃電貓EV轎跑運動風格,零百加速3s 20萬以內2022Q2 沙龍EV/FCEV 7座大型SUV 30萬以上700km 2022 吉利 極氪規劃兩款新車EV定位高端,規劃有一款MPV車型2022 幾何EVA00級SUV 2022 比亞迪比亞迪 海豚EV小型轎車,海洋美學首款車型9.38-12.18萬301-405km 2021 海鷗EV小型轎車,靈動自由低于海豚2022Q2 海獅EV中型SUV,寬敞舒適2022Q3 海豹EV中型轎車,犀利運動2022Q1 EV高端新品牌車型2023Q1 上汽 智己 L7 EV豪華智能轎車,用戶數據權益計劃40.88萬708km 2022H1 LS7 EV豪華智能SUV 2022 RES33 EV中大型純電SUV,Liminar激光雷達全球首發2022H2 北汽極狐αS華為HI版EV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38.89-42.29萬2021Q4 長安 阿維塔E11 EV高端智能電動中型SUV,CHN平臺首款車型>700km 2021H2 長安 C385 EV緊湊型跨界轎車10-20萬2021H2 E0 EV新汽車項目,與用戶和生態伙伴共創暫無消息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汽車之家、網上車市、鳳凰網、網新社、牛車網、網易汽車、易車、愛普搜汽車、新車評、快科技、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2021H2及2022年傳統車企即將上市或開啟交付的智能純電車型 1.8渠道建設 傳統車企的智能電動新品牌,與特斯拉和造車新勢力一樣,都強調打造極致的服務體驗。
在渠道方面,吉利極氪、上汽智己、北汽極狐等均宣布采用基于直營的全渠道零售模式;廣汽埃安則采用“直營 +經銷”雙軌并行的方案;而參考賽力斯SF5,長安阿維塔未來可能借助華為的營銷體系,入駐華為的直營店。
12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4S店模式和直營模式的對比 傳統4S店模式 車企 經銷商消費者 維持平衡 直營模式 直營體驗店 售前咨詢 和試駕 服務中心 交付和售后 官網 官網銷售,全國統一售價 1.9用戶共創 除了員工持股平臺之外,上汽智己和吉利極氪還創造性地提出了用戶權益平臺,從而推進用戶共創,實現用戶和 企業的共同成長。
智己汽車的CSOP(Customer Share Option Plan)用戶權益平臺,對應其100億元人民幣創始輪投資中的4.9%股 權收益,智己將發行3億枚“原石”映射該部分股權對應的資產收益與紅利,應用包括區塊鏈在內的一系列前沿 科技,以權益的方式回饋用戶,認可用戶的貢獻與價值。
用戶的原石可用于產品的軟硬件迭代,更可共享企業升 值的紅利。
13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智己汽車的股權結構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智己汽車的用戶權益計劃 用戶權益平臺 造車新勢力的發展之路 2 14 2.1整體情況 造車新勢力的一線品牌:蔚來、理想和小鵬,均已實現上市,品牌定位明確,車型規劃清楚,交付量持續攀升, 已上市車型主要針對中高端市場。
造車新勢力的二線品牌:哪吒、零跑、威馬、天際、高合等,多已經有過多輪融資,品牌表現分化明顯。
哪吒、 零跑上市車型以緊湊車型為主;威馬、天際上市車型以中高端為主;高合高舉高打,瞄準豪車市場。
新入局的科技造車勢力:集度、小米、滴滴等,產品多強調科技感和智能化,車型預計大都在2024年前后上市。
15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各公司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造車新勢力品牌總體情況 一線品牌-已上市二線品牌-完成多輪融資科技造車勢力–新入局 蔚來 小鵬 理想 用戶服務領先 產品售價區間35-60萬 智能化為核心 產品售價區間15-40萬 產品定位精準 產品售價33.8萬 緊湊車型為主,新車型謀求價格上探 哪吒零跑 產品售價區間 6-18萬 產品售價區間 6-20萬 定位中高端,尚待熱銷車型 高舉高打,定位豪車市場 威馬天際 產品售價區間 15-30萬 產品售價區間 15-28萬 高合產品售價區間57-80萬 集度 小米 滴滴 2.2融資情況 造車新勢力的一線品牌:蔚來已實現美股IPO;理想和小鵬已實現美股和港股的雙重上市。
造車新勢力的二線品牌:近期融資行動頻繁,多與互聯網企業和地方政府牽手,如奇虎360、寧德時代等投資哪 吒、百度投資威馬等;杭州國資投資零跑,上海國資投資威馬等。
新入局的科技造車勢力:糧草先行,如小米汽車成立時就宣布計劃10年投資100億美元用于智能電動汽車。
16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天眼查、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造車新勢力的融資事件 品牌最近融資事件融資進程主要投資者 蔚來2020-09-03定向增發17.3億美元已在美股IPO合肥建設投資、騰訊投資等 小鵬2021-07-07港股IPO 140.25億港元已在美股、港股IPO阿里巴巴、小米集團等 理想2021-08-12港股IPO 118億港元已在美股、港股IPO美團戰投、字節戰投等 哪吒 2021-10-27 D1輪融資40億人民幣 2021-11-09 D2輪融資 D1輪 D2輪 奇虎360等 寧德時代 零跑2021-08-18 Pre-IPO輪融資45億人民幣Pre-IPO輪杭州國資、大華股份等 威馬2021-10-06 D+輪融資超3億美元D+輪百度投資、上汽集團、上海國資等 天際2020-10-13戰略融資超過50億元A輪地方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等 2.3管理團隊 造車新勢力公司,核心管理團隊通常由互聯網、汽車制造等多行業融合構成。
核心管理團隊經驗豐富,涉及領域 廣泛,行業分布均衡,為造車新勢力的發展起到了促進和催化作用。
17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天眼查、鳳凰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造車新勢力主要管理團隊 品牌主要管理人員 蔚來汽車 董事長李斌,易車網創始人、總裁 聯合創始人秦力洪,曾任奇瑞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執行副總裁沈鋒,曾領導并創建了沃爾沃中國研發中心 小鵬汽車 CEO何小鵬,UC優視聯合創始人 聯合創始人夏珩,曾在廣汽研究院負責新能源汽車開發 聯合創始人何濤,曾在廣汽研究院負責智能汽車控制系統開發 理想汽車 CEO李想,汽車之家創始人、總裁 總裁沈亞楠,曾任聯想副總裁 CFO李鐵,曾任汽車之家副總裁 CTO王凱,曾任偉世通全球首席架構師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總監 哪吒汽車 董事錢得柱,曾任奇瑞汽車捷豹路虎合作中方制造負責人 總裁張勇,曾任奇瑞常務副總經理、北汽福田任總經理 總經理方運舟,曾是奇瑞新能源項目主持人 零跑汽車 董事長朱江明,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創始人、董事、常務副總裁 總裁吳保軍,廣汽資本董事 威馬汽車 CEO沈暉,曾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 聯合創始人熊明華,曾任騰訊公司首席技術官 天際汽車 CEO張海亮,前上汽集團副總裁、前樂視汽車全球CEO CTO牛勝福,前上汽大眾工作技術中心執行總監 副總裁趙煥,曾任新浪汽車副總編輯、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 小米汽車執行董事雷軍,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 集度汽車CEO夏一平,曾擔任摩拜單車CTO,曾就職于福特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 2.4技術布局 在電動和智能方面,造車新勢力普遍布局較為先進的技術。
但一線新勢力多自主開發核心技術、全棧自研智能化 軟件,而二線新勢力則多采用合作開發的模式。
在生產和銷售方面,造車新勢力基本都逐步走向了自有工廠生產,銷售則多采用與特斯拉類似的直營模式。
18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汽車之家、蓋世汽車、新車評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造車新勢力的技術布局 品牌電動化智能化生產模式銷售渠道 蔚來自研自產電池PACK和電驅系統 智駕技術平臺升級換代到NT2.0,具 備自動駕駛系統量產能力 江淮代工+合肥新橋工廠 NIOHouse+NIOSpace直營 模式 小鵬 自主開發核心車輛系統,同時與行業 領先第三方合作 自主開發全棧式自動駕駛軟件 海馬代工+肇慶工廠 新廣州工廠+新武漢工廠 直營+特許經營模式 理想 自研增程系統 投資下一代電動汽車技術 自研全棧軟件開發能力常州生產基地直營模式 哪吒 研發增程技術、750V高電壓大功率充 電平臺、恒溫熱管理系統4.0、一體集 成式電驅系統等技術 與華為在智能網聯領域全面合作桐鄉制造基地直營模式 零跑 三年內量產“盤古”油冷電驅、最大 功率110kW直驅增程油冷發電機、超 級性能大功率碳化硅控制器等核心技術 2024年實現全場景自動駕駛技術金華工廠 直營+城市獨家合作伙伴模式 威馬 量產車搭載長里程低衰減管理系統等 技術 與百度Apollo深度合作落地溫州+黃岡生產基地智行合伙人模式 天際 合作商包括萬向A123、博世、上海電 氣、華友循環等,與固態電池企業達 成合作 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打造全場景智 能出行生態 長沙工廠直營模式 高合 與博世共同開發開發專屬云端電池模 型和算法 量產5G+V2X車路協同技術鹽城工廠直營模式 2.5在售車型 一線造車新勢力中,蔚來的EC6、ES6、ES8,小鵬的P5、P7、G3i和理想的ONE均已上市且開始交付。
2021年以 來三個品牌的交付量均不斷攀升,9月蔚來和小鵬的月交付量超萬臺,10月小鵬保持月交付量超萬臺。
19天風汽車團隊 圖:造車新勢力的主要在售車型 車型蔚來EC6蔚來ES6蔚來ES8小鵬P5小鵬P7小鵬G3理想ONE 車型定位 中型SUV中型SUV中大型SUV緊湊型車中型車緊湊型SUV中大型SUV 上市時間2020.07-2021.092020.05-2021.092021.092021.092020.04-2021.112020.04-2021.072021.05 指導價區間 (萬元) 36.80-52.6035.80-52.6046.80-62.4015.79-22.3921.99-40.9914.98-19.9833.8 軸距(mm) 2900290030102768299826252935 零百加速時間(s) 4.5-5.44.7-5.64.97.56.78.66.5 電池容量(kWh) NEDC續航(km) 75-100 465-615 75-100 455-610 75 450 55.9-71.4 460-600 60.2-70.8 480-586 55-66 460-520 40.5 188 智能硬件 Mobileye Q4 攝像頭/超聲波/ 毫米波雷達 Mobileye Q4 攝像頭/超聲波/ 毫米波雷達 Mobileye Q4 攝像頭/超聲波 /毫米波雷達 英偉達Xavier 攝像頭/超聲波/ 毫米波雷達/激 光雷達 英偉達Xavier 攝像頭/超聲波/毫 米波雷達 — 地平線征程3 攝像頭/超聲波/ 毫米波雷達 競品車型 唐EV 特斯拉ModelY 唐EV 特斯拉ModelY 理想ONE 紅旗E-HS9 秦Plus EV Aion S 漢EV 特斯拉Model3 Aion Y 宋Plus EV 蔚來ES6 特斯拉ModelY 2021年9月銷量 1-9月累計銷量 2825 22755 4900 29277 1502 14862 — 7512 44308 2656 16933 7094 55270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車主之家、天風證券研究所 2.5在售車型 二線造車新勢力中,哪吒、零跑和威馬在售車型的月銷量相對較高。
其中零跑目前的主銷車型T03以10萬元以下 微型車為主,哪吒和威馬的主銷車型哪吒U和EX5在10-20萬價位,高合的HiPhi X則為55萬元以上的豪華車型。
20天風汽車團隊 圖:造車新勢力的主要在售車型 車型哪吒U零跑T03威馬EX5天際ME5高合HiPhi X 車型定位 緊湊型SUV微型車緊湊型SUV緊湊型SUV中大型SUV 上市時間2021.04-2021.092021.02-2021.082021.02-2021.092021.072020.09-2021.03 指導價區間 (萬元) 9.98-17.985.98-7.6814.98-15.9814.99-15.9957.00-80.00 軸距(mm) 27702400270327503150 零百加速時間(s) 9.512-148.3 — 3.9-4 電池容量(kWh) NEDC續航(km) — 400-500 38-41 403 — 403 30.6 155 97 550 智能硬件— 攝像頭/超聲波/毫米 波雷達 — — Mobileye Q4 攝像頭/超聲波/毫米波 雷達 競品車型 小鵬G3 Aion Y 歐拉黑貓 寶駿KIWI 小鵬G3 Aion Y 小鵬G3 Aion Y 蔚來ES8 紅旗E-HS9 2021年9月銷量 1-9月累計銷量 7699 41427 3765 26905 1776 19881 — —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車主之家、天風證券研究所 2.6規劃車型 造車新勢力在2022年的新車型布局上主要呈兩大趨勢: ①推陳出新,維持高端智能電動市場。
蔚來的ET7、理想的X01、小鵬規劃的中大型SUV、威馬M7等車型,都是 中大型的轎車或SUV,主打高端智能電動市場。
②產品下沉,沖擊10-20萬市場。
10-20萬元價位區間,市場潛力大且缺乏有競爭力的純電車型,小鵬的P5、零 跑的C11等車型,都是沖擊該價位市場的有競爭力的車型;此外,蔚來也宣布會通過建立子品牌進入該價位市場。
21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汽車之家、網上車市、鳳凰網、網新社、牛車網、網易汽車、易車、愛普搜汽車、新車評、經濟觀察網、鈦媒體、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2021H2及2022年造車新勢力即將上市或開啟交付的新能源車型 廠商品牌車型類別特色價位續航 預計上市/交付時間 蔚來蔚來ET7 EV 中大型轎車,蔚來首款搭載NAD自動駕 駛車型 44.8-52.6萬1000km 2022 規劃兩款新車 EV基于NT2.0平臺2022 小鵬小鵬P5 EV緊湊型百變舒適智能家轎15.79-22.39萬460-600km 2021 EV中大型SUV 2022 理想理想X01 EREV全尺寸豪華SUV,標配L4自動駕駛硬件2022 合眾哪吒哪吒SEV/EREV 中型電動轎跑,部分場景下實現L4級智 能駕駛 800km 2022H2 零跑零跑C11 EV中型SUV,越級滿配15.98-19.98萬510-610km 2021H2 威馬威馬M7 EV首款轎車,全場景智能移動空間2022 華人運通高合HiPhi ZEV科幻超前的設計風格2022 傳統自主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正面之戰 3 22 高端智能電動熱銷車型頻出 傳統車企和新勢力將激烈競爭 10-20萬元市場潛力大 純電和混合車型正面競爭 微型車量大利薄 謀求價格上探 3.12022年純電動車型市場分析 伴隨著純電動新車型的不斷豐富:①2021年熱銷車型頻出的高端智能電動市場,在2022年的競爭越發激烈,且 隨著傳統車企的高端智能電動產品陸續上市,傳統車企和新勢力將迎來正面對決;②10-20萬元區間市場潛力大, 亟待熱銷車型,且隨著搭載傳統車企新一代混合動力技術車型的上市,在該價位區間的新能源汽車中,純電車型 將與混動車型正面競爭;③10萬以下微型車輛量大利薄,或在2022年通過差異化新產品謀求價格上探。
23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2022年純電動車型市場情況分析 3.2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 高端智能電動市場上,傳統車企智能電動新品牌中已公布配置的極氪001、智己L7和阿維塔E11,從電動化和智 能化的相關配置參數上看,已經與造車新勢力的高端車型如特斯拉Model Y、蔚來ET7、小鵬P7等處于相當水平。
極氪001在4月正式發布后,兩個月即售罄2021年全部訂單。
隨著長城沙龍、長安阿維塔、北汽極狐華為HI版以 及BYD的高端電動車型陸續上市,傳統車企將提供更多富有競爭力的智能電動車型和造車新勢力正面競爭。
24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汽車之家、新車評、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傳統車企和新勢力的高端智能電動車型對比 最大智駕芯片算力/TOPS 最長續駛里程/km 01001000 500 750 1000 Model 3 675km/144Tops Model Y 640km/144Tops 蔚來ET7 1000km/1016Tops 智己L7 1000km/1000Tops 理想ONE 1080km/10Tops 小鵬P7 586km/30Tops 極氪001 712km/40Tops 阿維塔E11 700km/400Tops 3.310-20萬元區間新能源汽車市場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2021年0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的TOP10中的8款純電動車,僅有一款秦PLUSEV為緊湊型,其 余均為微型車如宏光MINI等,以及中型和中大型車,如Model Y等。
對比傳統燃油車,根據乘聯會的數據,近一年來A級的轎車和SUV在對應車型市場的占有率分別超過45%和55%, 由此可見在10-20萬元價位區間里,純電動車型目前尚缺有競爭力的車型,市場潛力大,亟待熱銷車型。
新勢力中的小鵬P5、零跑C11、哪吒S,傳統車企的智能電動新品牌中的Aion S、Aion Y、ER6,以及傳統車企的 電動車型歐拉芭蕾貓、歐拉櫻桃貓、BYD海豚、長安C385等車型,均瞄準這一市場,都有在2022年熱銷的潛力。
此外,2021年9月銷量TOP10中3款緊湊型車里有兩款為混動車型。
目前主流傳統車企都已發布了新一代的混合 動力架構,并在此基礎上推出了混合動力產品。
2022年陸續投入市場的混動車將成為該價位段有競爭力的車型。
25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乘聯會、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近一年來A級的轎車和SUV在對應車型市場的占有率表:2021年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TOP10 資料來源:中汽協、汽車之家、天風證券研究所 車型 202109 銷量 類型級別價格(萬元) 宏光MINI 35169 EV微型車2.88-4.36 Model Y 33033 EV中型SUV 29.184-38.79 Model 319120 EV中型車25.174-33.99 秦PLUSDM-i 15164 PHEV/EREV緊湊型車10.58-14.58 宋DM-i 10278 PHEV/EREV緊湊型SUV 14.68-19.98 秦PLUSEV 8396 EV緊湊型車12.98-17.48 奔奔EV 7968 EV微型車2.98-7.48 奇瑞eQ 7813 EV微型車5.99-8.39 漢EV 7772 EV中大型車20.98-27.95 小鵬P77512 EV中型車21.99-40.99 3.4微型新能源汽車市場 微型新能源汽車由于量大利薄,相關主機廠多推出差異化新產品謀求價格上探。
如傳統車企中上汽通用五菱推出 售價7-8萬的寶駿KIWI,升級替代3-5萬的宏光MINI;而新勢力中的零跑,新車型則由售價6-8萬的零跑T03升級 到16-20萬的中型SUV零跑C11,主打越級滿配,主攻10-20萬價格區間的純電藍海。
26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和寶駿KIWI圖:零跑的T03和C11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天風證券研究所 3.52022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預測 27天風汽車團隊 根據2021年1-8月各主要廠商的銷量及市占率的情況,綜合考慮2021下半年及2022年新上市與新交付的車型, 以及2022年雙積分壓力減小、補貼繼續退坡、缺芯緩解導致傳統燃油車產能恢復等因素,我們預測2022年各主 要廠商的年銷量和市占比情況如下: 資料來源:中汽協、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2022年國內主要廠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及占比預測(銷量單位:萬輛) 主要廠商 2021年1-9月新能源 車市占率 2021年1-9月主銷車型 2022年預計新能 源車銷量 2022年預計新能源 車市占率 2022年值得關注的車型 比亞迪17.44% 秦Plus DM-i、秦Plus EV、漢EV、宋 Plus DMi 上汽通用五菱15.41%宏光MINI 458.7%宏光MINI、寶駿KiWi 特斯拉11.22% Model Y、Model 36512.6% Model Y、Model 3 上汽乘用車4.75% 科萊威CLEVER、榮威Ei5、榮威 eRX5 203.9% 科萊威CLEVER、榮威Ei5、榮威eRX5、智己L7、R品 牌ES33 長城4.64%歐拉黑貓、歐拉好貓、歐拉白貓407.7% 歐拉黑貓、歐拉芭蕾貓、歐拉櫻桃貓、哈弗神獸、 WEY瑪奇朵、WEY拿鐵 廣汽4.52% Aion S、Aion Y、Aion V 183.5% Aion S、Aion Y、Aion V 蔚來3.64% ES6、EC6、ES8183.5% ES6、EC6、ET7、規劃中的NT2.0平臺車型 理想3.03%理想ONE 152.9%理想ONE、理想X01 奇瑞3.11%奇瑞eQ 81.5%奇瑞eQ 小鵬3.17%小鵬P7、小鵬G3203.9%小鵬P7、小鵬G3、小鵬P5、規劃中的中大型SUV 長安2.92%奔奔EV 142.7%奔奔EV、阿維塔E11、長安C385、UNI-KPHEV 吉利2.46%帝豪EV、幾何A、幾何C 285.4% 幾何A00 SUV、極氪001、規劃中的極氪車型、 GHS2.0 PHEV系列車型 一汽大眾2.33% ID4、ID6、探岳GTE、邁騰GTE 61.2% ID4、ID6 上汽大眾1.97% ID4、ID6、帕薩特PHEV 81.5% ID4、ID6、ID3 華晨寶馬1.73% X3 BEV、5系PHEV 81.5% X3 BEV、5系PHEV 合眾1.76%哪吒V 101.9%哪吒V、哪吒S 威馬1.59%威馬EX561.2%威馬EX5 零跑1.52%零跑T0381.5%零跑T03、零跑C11 其他12.79% - 305.8% - 傳統自主車企與造車新勢力的突圍之道 4 28 4.1傳統自主車企 在純電動方面,傳統車企一方面布局高端智能電動,推出獨立運營的電動新品牌,改變用戶的固有印象,與造車 新勢力正面競爭;一方面繼續迭代升級旗下平價品牌的純電動產品,最終形成完善的產品和品牌矩陣。
在混合動力方面,傳統車企多數布局了新一代的混合動力架構,并在此基礎上推出了具有競爭力的混合動力產品。
2022年陸續投入市場的混動車,將成為10-20萬新能源汽車藍海價位區間里具有競爭力的車型。
我們認為,純電動和混合動力雙輪驅動,將助力傳統車企步步為營,加速實現電動化轉型。
29天風汽車團隊 車企純電動布局主要車型混動布局主要車型 吉利 幾何-平價品牌 極氪-高端智能電動品牌 幾何A、幾何C 極氪001 GHS2.0-雙電機混動架構 長城 歐拉-平價品牌 沙龍-氫電雙能豪華品牌 黑貓、好貓檸檬DHT-雙電機混動架構哈弗神獸、哈弗H6S 比亞迪比亞迪漢EV、海豚 DMi-雙電機混動架構 DMp-雙擎四驅混動架構 宋Plus DMi、唐DMi、 秦Plus DMi 漢DM、唐DM 上汽 R-平價品牌 智己-高端電動品牌,上汽、阿里、 張江集團合資 ER6、ES33 L7、LS7 EDUGen2-單電機混動架構ei6 Plus、RX5 ePlus 廣汽Aion Aion S、Aion Y 鉅浪動力-廣汽發動機+豐田THS混動 變速箱 GS8 長安 長安 阿維塔-高端電動品牌,長安、寧 德時代、華為合作 C375 E11 藍鯨iDDUNI-KPHEV 北汽新能源 BEIJING Arcfox EU7、EX5 αS、αT - - 東風嵐圖FREE純電版嵐圖-增程式方案FREE增程版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汽車之家、愛卡汽車、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布局情況 4.2一線造車新勢力 一線造車新勢力均已上市,已經形成了蔚來-服務、理想-產品、小鵬-智能等清晰的品牌定位,且部分車企的部 分月交付量也已突破一萬大關,因此其近期的重要目標是沖擊年銷10萬輛以及實現盈利。
年銷10萬輛目標的達成通常被認為經營步入正軌的標志,也意味著智能電動車的拐點即將來臨。
特斯拉在用5年 時間達成年銷10萬輛的目標后,次年的交付量便超過20萬輛,并在當年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
考慮到目前純電動汽車分級別的市場結構,一線造車新勢力需要在推陳出新,維持高端智能電動市場的基礎上, 完成產品價位區間的下沉,沖擊10-20萬新能源汽車藍海市場。
綜上我們認為,蔚來目前值得關注的是其針對大眾市場的新子品牌的整體規劃及產品競爭力;小鵬值得關注的是 其價位下沉的產品P5,能否延續其領先的智能化的技術和體驗并獲得市場認可;理想值得關注的是其純電動平臺 Whale&Shark的產品,能否像其增程式產品一樣具備競爭力并獲市場認可。
30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小鵬汽車招股說明書、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小鵬汽車產品規劃 資料來源:理想汽車招股說明書、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理想汽車產品規劃 4.3二線造車新勢力 二線造車新勢力分化明顯,根據中汽協數據,2021年1-9月哪吒、威馬和零跑的累計銷量分別為41427、29043 和27817輛,而天際、高合則暫無數據。
我們認為,造車是一場資金投入和技術創新的長跑,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的不斷發展,高電壓大功率快充、一體式 集成電驅動總成、高算力智能駕駛芯片、高級別智能駕駛算法等先進技術不斷導入,智能電動領域的競爭將會越 發激烈,沒有產品交付從而無法持續造血來研發技術和迭代產品的車企,很有可能會率先掉隊。
31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新浪網、鳳凰網、新浪財經、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造車新勢力發展 組建融資發布首款車型交付持續發布車型 4.4科技公司 智能電動汽車存在大量創新點,科技互聯網公司能夠充分發揮。
從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再到車身、底盤等智能 化,再到車路協同、車聯網,智能汽車行業中存在大量軟、硬件創新機會。
科技公司首款新車大都將在2024年前后上市。
小米、蘋果、華為、滴滴、百度集度等或將在未來幾年陸續推出 新車,考慮品牌推廣及新車型、新產能爬坡,我們預計科技公司將于2024年前后開始正式加入戰場,與傳統車 企、新勢力全面競爭。
32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汽車之心、凡人車視、網上車市、鋅財經公眾號、愛卡汽車、 汽車之家、新浪財經、車主指南等,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科技型企業首款新車大致上市時間點 科技公司車型時間節點 小米轎車或SUV 2024年上半年 蘋果Apple Car 2024 華為 華為+北汽 華為+長安 華為+廣汽埃安 2021年末 2022年 2023年 百度集度百度+吉利2024 360哪吒汽車2023 圖:小米集團及雷軍引領的順為資本在智能汽車行業的布局 資料來源:汽車之家、天風證券研究所 4.5綜合評價 根據前文對智能電動領域里傳統車企的轉型和新勢力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對比,我們對各車企的綜合評價如下: 33天風汽車團隊 資料來源: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的綜合對比 公司類型自主品牌民營企業自主品牌國企新勢力一線新勢力二線科技公司 體制與機制53545 資金與財務55545 研發與人才55545 供應與生產55434 產品與品牌54534 渠道與服務55544 綜合評價5.04.54.83.74.5 投資建議 5 34 5投資建議 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滲透率穩步提升,建議關注: ①發力智能電動,同時在混合動力賽道有優勢,具有中長期發展潛力的領先民營自主品牌:【長城汽 車(A+H)、吉利汽車(H)】; ②做全棧研發,加速布局智能電動的新勢力:【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 ③機制體制改革,拆分智能電動板塊單獨運營的國有自主車企:【廣汽集團、長安汽車、上汽集團】。
35天風汽車團隊 風險提示 36 風險提示 37天風汽車團隊 1、汽車行業景氣度下行風險:汽車行業景氣度下行或導致國內車企銷量增長不及預期。
2、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不及預期:因政策、消費者需求等變化,導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 不及預期。
3、汽車行業競爭加?。盒袠I競爭加劇或導致車企盈利能力下降。
4、測算有一定主觀性存在偏差風險:對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測算有一定主觀性,可能存在偏差。
5、評分有一定主觀性存在偏差風險:對車企的評分有一定主觀性,可能存在偏差。
38 股票投資評級 自報告日后的6個月內,相對同期滬 深300指數的漲跌幅 行業投資評級 自報告日后的6個月內,相對同期滬 深300指數的漲跌幅 買入預期股價相對收益20%以上 增持預期股價相對收益10%-20% 持有預期股價相對收益-10%-10% 賣出預期股價相對收益-10%以下 強于大市預期行業指數漲幅5%以上 中性預期行業指數漲幅-5%-5% 弱于大市預期行業指數漲幅-5%以下 投資評級聲明 類別說明評級體系 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我們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本報告所表述的所有觀點均準確地反映了我們對標的證 券和發行人的個人看法。
我們所得報酬的任何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投資建議或觀點有直接或間接聯系。
一般聲明 除非另有規定,本報告中的所有材料版權均屬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及其附屬機構(以下統稱“天風證券”)。
未 經天風證券事先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發送或者復制本報告及其所包含的材料、內容。
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識及標記均為天風證券的商標、 服務標識及標記。
本報告是機密的,僅供我們的客戶使用,天風證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天風證券的客戶。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我們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但天風證 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
本報告中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客戶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邀請或要約。
該等信息、意見并未考慮 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
客戶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并應同時 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咨詢專家的意見。
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天風證券及/或其 關聯人員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為本報告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
該等意見、評估及預測無需通知即可隨時更改。
過往的表現亦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預示和擔保。
在 不同時期,天風證券可能會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
天風證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 易觀點。
天風證券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
天風證券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 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
特別聲明 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天風證券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提及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和金融產品等各種金融 服務。
因此,投資者應當考慮到天風證券及/或其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觀點客觀性的潛在利益沖突,投資者請勿將本報告視為投資或其他決定的唯一參考依據。
THANKS 39